「很多原本進度落後我們的國家都超前,讓我們的人才也流失了。」蔡英文總統7日上午親自出席並主持中山科學研究院舉行與國防部、漢翔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正式啟動新式高級教練機XT-5「藍鵲」製造計畫,實現競選諾言。中科院表示,預計2019年出廠、2020年執行首飛。
過去三年來,空軍主要的AT-3教練機頻頻失事,已不勘負荷,在馬總統任內國防部已提出國機國造計畫,但近七百億元的預算因尚未決定研發機種(義大利、韓國與IDF競標)因而凍結,新政府上台後確定以IDF為原型機作為升級開發高級教練機,啟動國機國造計畫。
2年後出廠,3年後首飛
中科院指出,未來將生產66架新式高級教練機,搭配先進之地面模擬訓練系統,運用先進訓練航電系統,節省操作維護成本,提高訓練綜效、整體性能,可取代現役 AT-3高教機及F-5E/F部訓機。
新式高教機簽約啟動後,中科院規劃於2019年出廠,2020年執行首飛,量產構型確認後,逐年提高產能,2026年完成全數交機,無縫完成高教機換裝,滿足戰備訓練需求。
台灣上次自行研發戰機是前總統蔣經國任內,於1988年第一架IDF出廠,1992年正式成軍服役,然而當時政府決定自製戰機的計畫,也刺激了法國和美國軍售戰機給台灣,因此這次啟動T-5高教機自製計畫,是相隔30年後,重新國機國造。
台灣停滯,韓國超前
蔡英文在致詞時先是感性的懷念兩周前剛過世的IDF之父──華錫鈞上將,向他致敬,然後話鋒一轉表示,過去有段時間(30年來),國內航太產業欠缺發展空間,連原先進度落後台灣的國家都趕上(南韓),有經驗的人才不是遭到他國挖角,不然就是將屆齡退休。
她表示,國防是政府的「五加二」重點發展產業,這次國防建設一定要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包含設備的製造、採購、維護、升級、更新,每一項都是重要的內需市場,每一項都可以結合周邊的產業,創造最大效益。
實際上,為了國機國造計畫,主要的承接製造廠漢翔在去年6月已與中衛發展中心,共同邀請兩百多家廠商組成航太產業A-Team 4.0,裡面還包括了長榮、台塑、中鋼等,因此這波國機國造,將提升我國航太工業平均實力,可惜的是7日雖然是我國軍機自製史重要的一頁,漢翔的股價反應冷清,僅小漲1%,收在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