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林口區1養牛場牛隻14日確診台灣首例牛結節疹案例,行政院長蘇貞昌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6)日前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所視察疫苗儲存量。
蘇貞昌表示,國內牛結節疹疫苗儲存量有4.5萬劑,國外還有18萬劑疫苗隨時可送達台灣,將以專車專案執行,將疫苗緊急配送至全國各地。
蘇貞昌、陳吉仲視察疫苗存量
為因應新北市林口區1養牛場確診台灣本島首例牛結節疹案例,15日中央與地方同步成立牛結節疹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應變中心)表示,並啟動多道防疫精進作為,應變中心指揮官陳吉仲今日與行政院長蘇貞昌齊赴新北市牛場視察牛場牛結節疹疫苗注射情形。
2020年7月,台灣在金門發現首例牛結節疹案例,農委會防檢局當時表示,經畜衛所以聚核酶鏈反應(PCR)檢出牛結節疹病毒核酸,與中國去年發表的流行病毒株基因序列相似度高達99%,由於金門與中國僅距5公里,因此,不排除是由風力將蚊蠅飄入傳播。
苗栗以北縣市牛隻3天完成預防注射
陳吉仲表示,昨日下午農委會邀集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畜牧處、畜產試驗所、家畜衛生試驗所及專家學者等,召開會議研議防疫精進作為,規劃包含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啟動全國牛場全面訪視、高風險地區啟動牛結節疹疫苗注射、全國屠宰場加強屠前屠後檢查等,並接續與各直轄市、縣(市)動物防疫機關召開視訊會議討論,獲致共識。
昨晚起,包含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等高風險地區動物防疫機關,皆已至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領取所需牛結節疹疫苗,並於今日正式啟動牛隻預防注射工作,案例場周邊半徑10公里內牛場預計於今日完成,苗栗以北縣市預計於3天內完成,全國牛場訪視工作,也預定於3日內完成。
牛結節疹從金門轉移到台灣本島
陳吉仲也強調,牛結節疹疫苗可提供牛隻良好的保護效果,但除疫苗注射外,也需加強牛場內生物安全工作,包含人車管制,場內清潔消毒,更重要的是病媒控制,場內需吊掛捕蟲燈,放置黏蟲板及保持周邊環境整潔,降低病媒密度,可有效預防本病發生。
去年7月「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從中國傳到金門,當時陳吉仲就曾經說,要全力阻止牛結節疹擴散到本島來,否則牛奶就沒得喝了。
一般民眾或許對牛結節疹比較陌生,其為OIE表列疾病,亦是國內甲類動物傳染病,為痘病毒所造成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靠病媒(蚊、蠅、壁蝨)傳播,但不會感染人體,所以民眾無須過度緊張。其主要的臨床病徵為高燒、泌乳牛產量下降,以及皮膚出現多發硬、圓及隆起結塊,約0.5至5公分,潛伏期為28天。
不會構成食安疑慮
雖然牛感染牛結節疹的死亡率不高,為0至5%,但因為泌乳量會下降,公牛則可能暫時或永久不育,加上皮膚病灶恢復的速度相當緩慢,牛皮也無法利用,因此,感染牛隻通常已不具經濟價值,將造成農民嚴重的經濟損失,也是被公告為甲類動物傳染病的原因。
實際上,該疾病已經存在許久,最早出現在1929年南非北羅德西亞牛群,逐漸傳播到北非、歐洲,及亞洲,全球有40個國家都有牛結節疹的疫情,中國則是在去年8月新疆發生牛結節疹。
陳吉仲重申,牛結節疹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因此不會有任何食安的疑慮,且已啟動牛場牛隻現場健康訪視、屠宰衛生檢查等多道把關機制,國人可以安心享用國產牛肉及鮮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