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腳麻」!心臟外科醫:小心11危險因子釀「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醫療保健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是一種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過程及臨床表現。台灣罹患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盛行率為15.6-32%。在現今社會,由於生活緊張忙碌、飲食失衡,多偏好高油脂、高糖份、高熱量食物、吸菸,再加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 因而導致周邊動脈疾病的發生率逐漸攀升。

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因血管動脈硬化斑塊不斷擴大和繼發性血栓形成,引起動脈管腔逐漸狹窄甚至阻塞,流至遠端的血量以及供應遠端組織的養分及氧氣減少,進而使肢體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的臨床症狀。

周邊動脈疾病為動脈粥狀硬化惡化的指標,在60-90歲的族群中盛行率高達18%,其中40-50%的病人初期沒有症狀且容易被忽略,當臨床症狀伴隨出現時,生活品質則會明顯變差;約7%的患者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少數患者(0.4%)屬於嚴重肢體缺血,倘若未接受積極治療,往往進展至肢體壞疽,甚至需要截肢。

臨床症狀:

1. 缺血性疼痛(尤其是小腿,依缺血程度不同,常有不同的表現) 

2. 感覺異常

3. 溫度改變(如腳趾冰冷)

4. 蒼白 

5. 麻痺

6. 無脈搏

7. 組織壞死或壞疽的情形

危險因子:

1. 年齡

2. 抽菸 

3. 男性 

4. 停經後女性

5. 高血壓 

6. 高血脂 

7. 糖尿病 

8. 心血管疾病 

9. 家族史 

10.慢性腎病變 

11.肥胖

藥物治療:

1.膽固醇控制

2. 血壓控制: 130/80mmHg 以下

3. 糖尿病控制

4. 戒菸。

侵入性治療:

1. 經皮血管內整形術:

優點:復原時間較短、不需全身麻醉、在診斷同時可做治療

缺點: 有再阻塞的機會

2. 血管繞道手術:

優點: 再阻塞機率較低

缺點: 須全身麻醉、傷口較大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 心臟外科 高弘儒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54期《新光醫訊》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