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走不動恐是「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醫師提醒:這6種人要小心

醫藥保健

還記得電視廣告經有內容描述一個火災現場,一位老翁被消防隊員背出來,記者問說:「阿伯,你怎麼不逃走?」阿伯回應:「我就腳麻了是要怎麼走?」,相似的廣告則是當孫子騎著腳踏車壓到阿嬤的腳時,阿嬤竟然沒有反應,兩者均顯示出老年人常容易出現的週邊血管循環不良的症狀,這個問題不僅影響腳麻無法行走、感覺異常,甚至有些伴隨腦部的退化。

隨著國人飲食越精緻以及科技進步,長時間過著久坐少動的生活,相對衍生出來的心血管疾病問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尤以年長者常見的疾病為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簡稱PAOD)。人體週邊動脈因老化,血管動脈開始硬化或併有血管內血栓形成,進一步導致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此外血流因而受阻,更會影響特定組織缺血產生病理變化。

其高危險群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脂症、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者等。以腳麻為例,疾病早期,下肢偶爾會發生間歇性跛行的現象,患者在長距離行走一段時間會發生大腿、小腿或是足部疼痛跛行,需休息才能緩解。若再嚴重一些,連休息都無法獲得足夠供血,產生休息疼痛或夜間疼痛,最後組織逐步壞死,發生下肢冰冷脈搏減弱、患肢水腫、毛髮脫落、長時間傷口不癒合。最後變紫變黑,恐截肢一途。

在臨床上我們以四個等級來區分PAOD的臨床表現,稱之為Fontaine grading:

Grade I是最輕微的冷感、酸麻、肢體麻感、皮膚溫度下降
Grade II是間歇性跛行
Grade III是持續性疼痛(休息疼痛,夜間疼痛)
Grade IV則是潰爛壞死

目前醫學治療方式為控制危險因子,舉凡:服用阿斯匹靈、糖尿病控制、高血脂及高血壓控制、嚴格禁煙、適度運動、規律生活作息。若進展到嚴重情形,需要考慮接受「氣球擴張術」(PTA)或「動脈繞道手術」(bypass surgery)的治療。

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在中醫範疇裡屬於「脫疽」、「脈痹」、「蛀節疔」、「冷疔」等,由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動脈粥狀硬化症發展而成。在中醫觀點裡病機是本虛標實證,有一句話說:久病必虛、久病必瘀。這些慢性疾病長期下來導致病患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體質,因正氣虛引發許多內生的病理產物,如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並因為本虛抵抗外邪能力弱,容易感受風、寒、濕、熱、毒邪等侵入,造成脈絡痹阻。

《素問‧舉痛論》裡有提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中醫觀察本虛造成氣血瘀滯、毒瘀互結,治療上以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再搭配益氣養陰、散寒解毒、利濕等方法。

1.若是下肢局部紅腫熱痛甚,甚則潰瘍、疼痛甚,屬於邪盛之證。治則是清熱解毒、瘀阻脈絡,用忍冬疼、蒲公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物。

2.若是四肢冰冷、皮膚蒼白,脈搏漸弱,屬於脾腎兩虛,寒濕凝滯之證,治則用溫補脾腎,祛寒通絡,藥物選用黃耆、茯苓、附子、桂枝等溫陽通絡藥物。

3.若是面色暗沉,容易口乾,手腳心煩熱等症狀,屬於氣陰虧損、毒瘀互結之證,治則為益氣養陰,解毒通瘀,藥物選用黃耆、玄參、生地黃、石斛等。

臨床治療需搭配西醫治療,調養約3個月的時間並觀察治療效果,隨時調整藥物。中醫強調生活起居調理,預防勝於治療,平時要透過合適強度的運動,特別是針對下肢的活動,如健走、太極拳等活動等,不僅可減少跌倒、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減緩氣滯血瘀,甚則減少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的發生。所謂「要活就要動」,好好關心家裡長輩的生活起居,適當的飲食調理與活動,做好心血管的保護。

參考資料:

1. 台灣血管外科學會

2. 黃麗娟 心血管病臨證經驗集 北京科學術出版社

3. 國軍台中總醫院 保健園地

原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  中醫部醫師 陳瑜亮/李聰界,本文轉載自《彰基院訊電子報》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