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為《什貨生活》轉載。《什貨生活》是由一群在高雄鹽埕長大的青年合力編撰,希望透過文字影像,替這個曾經和高雄港一起繁華的街區留下文化紀錄。本文介紹的西服老店位於鹽埕區國際商場,舊稱銀座,是台灣最早的獨棟商場,但今非昔比,願意留下來的店家,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
撰文.攝影/邱承漢
鹽埕有名的香茗茶行旁,一個不起眼的拱門,往內看去是一條深邃的通廊。向著遠處出口的光芒走去,抬頭仰望由天井灑下的陽光,照耀著如同串連威尼斯水巷兩側建築的拱橋般,互相銜接二樓以上住家的廊道,使得這整棟大樓飄散著一股香港老舊大廈的味道。這裡是銀座,也被稱為國際商場,是鹽埕最早期的商場,更是台灣最早的獨棟商場。如今除了一樓「酒市場」三個字的霓虹招牌仍亮著,整條街上只剩下慘白日光燈下「泰昌西服」的招牌,而招牌上五位數字的電話號碼,也透露出這家西服店的年歲。
用開朗笑容迎接我們的是西服店的第二代老闆張經奇,「沒錯,我的英文名字就是Surprise,所以我做的事情都很令人surprise」張叔叔開玩笑地說道。當下我們也只是笑笑而未認真看待,直到聊到他的夢想時才知道他的認真,但也是訪談進行到最後的事情了。
福州三把刀:剃刀、菜刀、剪刀
民國三十幾年,是國際商場黃金歲月的開端,當時張叔叔的爸爸從大陸閩江口的平潭來到鹽埕,依著「福州三把刀:剃刀、菜刀、剪刀」的想法,從賣布給酒家女開始,接著做起女裝,生意甚至好到開了泰昌西服這家店。「當時這裡的店家都是『半樓仔』的日式建築,一樓做店面,剩下的半層樓則作為小小的居住空間」在這裡出身長大的叔叔回憶著小時候的生活場景。半樓仔有限的空間,很快便負荷不了當時國際商場門庭若市的生意需求,於是民國51年,商場店家們累積一筆資金到日本考察,回國後一起集資蓋了現在的獨棟式商場,「樓下全是店家,二樓以上才是住家,但樓上都有走廊跟天橋連通」,那時商場內的流星咖啡廳也暗藏情色交易,而當警察來取締時,男客人們紛紛從二樓逃竄讓警察找不到的畫面,更是這個商場才有的獨特畫面。
隨著高雄商業日漸蓬勃,男性西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泰昌西服也慢慢以高級定製西裝為主。最風光的時期,店內甚至請過二十幾個師傅,夜以繼日地幫忙客人們趕工製作。趕著逢年過節、婚喪喜慶,或是出國旅遊的特殊日子穿西服的需求,畢竟在那個年代,購買一套等同公務員一個月薪資的西服,是大日子才能有的福利。而泰昌西服當時的風光,從他們重新開幕時的摸彩獎品就可看出一二,「我們的第一大獎是49cc的本田機車,也有冰箱等電器用品,那時的市長王玉雲也有來剪綵。」叔叔驕傲地說著。
要掌握流行,就是從空氣中去聞
即便一開始張叔叔也曾想過從事別的行業,但天天生活在西服堆中的耳濡目染,最後仍在民國58年承接家業,從西裝學徒開始,包含掃地、做早餐、洗裁縫車等基本工作,至少要磨練三年六個月才有可能出師,「我算半桶師,半路出家啦!就邊做邊學邊看」張叔叔謙虛地說道。
聊起訂製西裝的眉角,愛開玩笑的張叔叔終於露出正經的表情:「西裝是很複雜的一件事情,很多小細節。」他開始細數西裝的流行改變,從大領變成中小領、三排扣變成雙排扣、甚至是單排扣,釦子數量也從三個變成兩個,「雖然基本上就是這些在變化,但各個版型的幅度等小細節,就是決定一件西裝好不好看的關鍵。」想掌握當時流行的趨勢,就要學會「從空氣中去聞」;意即多去觀察社會與媒體上的變化,只要夠敏感,流行趨勢的走向就可以嗅得出來。
然而流行並非絕對,張叔叔與客人的互動自有其見解。一開始會先讓客人自己挑選,如果客人有需要,再向他介紹。介紹的時候會先觀察其身材,身形較矮小的就推薦寬版條紋布料,身形較為壯碩的則改為推薦素面或是格子布料。「當然客人還是會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會給建議,但有時候客人就是很堅持他要的東西。」在喇叭褲流行的年代,曾經幫客人做過褲管寬度達12呎的大喇叭褲,「慘不忍睹啊!我看他就是不適合,但是客人想要就是沒有辦法,通常這樣追求流行的狀況十個有九個會後悔。」
青春尾巴拉不住,訂製西服的尾巴也是
過往的客人來自台灣各地,甚至有專門從屏東或台南搭車前來訂做的客人,尤其是以受過西方教育的客人為主,例如醫生,當中也不乏大牌歌星,「余天來過啊!他那時候來藍寶石唱歌時,他的女粉絲會帶他來訂製要送他的西裝」叔叔興奮地描述著,並翻出那一本本記載著客人明細與身材尺寸的訂單本,彷彿可以看到過去訂單應接不暇、客人們大排長龍、師傅喝著留克肝(當時類似蠻牛的提神飲料)趕工的熱鬧場景。
現在因為老顧客逐漸消失,加上年輕人也不愛西裝這種較為規矩束縛的衣服,客人也就越來越少。「不要啦!到此結束了,不會遺憾,因為時代的潮流是這樣,該淘汰就要淘汰。」問到這家店的未來以及下一代是否要接班時,張叔叔忙著搖手說道:「青春的尾巴拉不住,這個的尾巴也是。」以為他的眼神會有一絲落寞,卻發現他其實異常地篤定。
我想成為一個有名的福音歌手
原來,張叔叔內心有一個西服以外的夢想:「我想成為一個有名的福音歌手。」他篤定地說道。在我們仍被這個答案驚嚇而尚未回過神時,張叔叔已經唱起了舒伯特的聖母頌;他渾厚而專業的歌聲穿透我們,在國際商場的迴廊中擺盪。「人會進步就是因為有夢想,因為有夢想讓你往前走,這就是我的夢想,為此,我加入教會並練了四十多年,我不能浪費這個天賦」張叔叔的眼神發亮,一字一字地吐出他的夢想。
那天,迴盪在國際商場空氣中的歌聲,有著暖暖的溫度,是種找到夢想並勇於追求的踏實感,在第二代西服職人張叔叔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也看到職人精神在另一個不同領域的延續。
內容來源:本文轉載自《什貨生活》由叁捌。旅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