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台中最南端的霧峰,古名阿罩霧。居民常自嘲這是個「不山不市」的地方,沒那麼偏鄉,也沒那麼市區。換個角度看,它其實是個「可山可市」的地方。台3線省道把霧峰分成兩半,東是丘陵,西是平原,熊與貓咖啡書房夾在兩半中間,立在蘭生街上,可把對面省議會高聳樹冠收入眼簾。群樹背後是群山,春夏之間,大冠鷲乘著正午上升氣流盤旋頭頂,貓頭鷹「霧─霧─」的呼喚則不時敲響安靜的夜。入夜到清晨,山邊總是朦朧,霧繞山峰,完全映現地名「霧峰」的模樣。
霧峰居住許多在都會區上班的人口,交通路網四通八達,若不開車,可從台中車站搭201號公車,或從台中市政府搭151號公車行經高鐵站,到霧峰車程皆是半小時多一些。若為遊覽而來,2021年「迴遊阿罩霧」觀光巡迴巴士已經開駛,成為離觀光客最近的半山城。
走!從省議會後山到萊園
半山城,一半是山。山,包括省議會後山多條休閒步道,設施完善,觀景台視野開闊。後山的中心瓏步道,連接當年梁啟超來霧峰拜訪林獻堂時寫詩歌詠的「望月峰」,那是霧峰林家萊園最高點,遊人也可從阿罩霧公園旁的獻堂登山步道上來。
從舊省議會大門進來,穿過花木扶疏的園林,你將與議員會館、朝琴館、議事堂這3幢市定古蹟照面。議員會館為從前的省議員宿舍,活化為餐廳、咖啡廳和旅宿三合一的議蘆會館,委由農會經營,中餐廳擅長以在地菇蕈和水果入菜,連一碗白飯都不簡單,那可是有芋香且晶瑩Q彈的益全香米!議蘆重新裝潢後空間更顯氣派,經常座無虛席。
黑頭車頻繁進出的年代已遠,留下來的除了古蹟,還有台灣第1座自行設計建造的亞熱帶植物園林,深具「樹種博物館」的時代意義。省議會是得天獨厚的環境教育場所,隔壁霧峰國小師生在保育專家帶領下,在這裡吊掛貓頭鷹人工巢箱,吸引動物嬌客入住。有樹的地方就有生態,遇見一棵樹,請停下腳步慢慢欣賞,如果你懂得觀察樹,它會告訴你許多小祕密。
從前供省議員休閒運動的高爾夫球練習場,2019年改建為「民主草坪」,平日常見民眾在此野餐、玩飛盤、放風箏。這裡也是霧峰草地音樂會的主場地,長年駐紮霧峰的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是當然的主演,2020年特地選在「台灣文化日」演奏台灣文化協會會歌、台灣議會請願運動歌等文化歌曲,精準回應場域精神。
生活美學角落處處是風景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的前身是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精省後,將駐紮地發展為台灣音樂文化園區,除了立面五彩繽紛的表演廳,影音館為小而美的音樂教育空間,陳列各式樂器,還有互動劇場和科技裝置,免費體驗打擊、指揮、作曲,打開門,走進去,便輕鬆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其附設的音樂世界旅邸為全台唯一的音樂主題會館,提供旅客參訪住宿。無論你要到霧峰林家、光復新村、921地震教育園區、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或霧峰民生故事館,音樂世界旅邸和議蘆會館都是氣質和CP值兼具的下榻選擇。
省議會、霧峰國小、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接連毗鄰,你猜誰的歷史最悠久?答案是:霧峰國小。霧峰國小起源於霧峰林家的舊書房,戰後霧峰國小依然不凡,校園裡頭坐落著台灣女性建築大師修澤蘭設計的科學館,那是全校唯一挺過921大地震的建築,今已改為校史館並登錄為歷史建築。經過校門不妨駐足片刻,抬頭瞧瞧勾勒霧峰生態意象的貓頭鷹天橋,再多走幾步便是公車亭改造的漂書站「貓頭鷹車站」,這座漂書站緣起於在地獨立書店熊與貓咖啡書房發起的漂書活動,其標語「讓書旅行在你我之間」。
除了推廣閱讀,也強調環保,這是一種社區設計,設計知識和善念的流動,也設計人與人之間的共好關係。後來漂書行動演化為生活美學角落的營造,光復新村看到的貓頭鷹裝置藝術,以及棲身街頭和公園的貓頭鷹可愛雕像,都是這股風潮的蔓延。
世界級的龍眼、荔枝和蜂蜜
貓頭鷹可說是霧峰的吉祥物,更早,貓頭鷹只是霧峰桐林的村鳥。桐林位在霧峰東北郊群山之中,舊名北溝坑,相傳日治時代青桐遍布,故又名青桐林。九九峰下的桐林村,林相保存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地形起伏變化大,自然景觀涵蓋農耕地、竹林、低海拔丘陵、斷層地貌及中低海拔森林等截然不同的環境,是大自然生態教室,亦是健行、單車旅遊的好去處。
桐林的龍眼,果肉厚實多汁富彈性,慢火焙成龍眼乾,風味絕佳,在地人偏愛柴燒燻製。每年龍眼花盛開時節,養蜂人家紛紛把蜂箱移至樹下,高品質的龍眼蜜就是這麼來的。桐林的龍眼、荔枝和蜂蜜遠近馳名,霧峰農會酒莊利用在地蜂蜜製酒,不斷在國際酒類競賽穿金戴銀。吳寶春當年拿下麵包世界大賽冠軍,食材荔枝乾便來自桐林張春夏先生的果園。
桐林社區又名咕咕村,「咕咕」取自貓頭鷹叫聲,桐林歷經多年努力,已成為中台灣示範級的生態社區,多年來持續吊掛人工巢箱復育貓頭鷹、飛鼠等動物朋友,並組成咕咕巡守隊觀察記錄。社區工坊的陶藝風鈴則擄獲不少訪客的心,繫著文學詩句的風鈴引領民眾用耳朵感受清涼的風,在詩人和藝術家協力共創下的風鈴季正發展為社區特色活動,桐林除了風景可觀,聲景也無比動人。
小熊老師
本名林德俊,熊與貓咖啡書房 主人,桐林貓頭鷹藝術村駐村 作家暨策展人。長年投入在地 鄉土教育、觀光推廣及田園生 態故事書寫,著有《霧繞罩峰 ──阿罩霧的時光綠廊》《黑 翅鳶尋家記》等書。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