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期疫情趨緩,但指揮中心這兩天公布新增共17境外移入中,有6例突破性感染個案。
根據外媒報導,南韓突破性感染個案人數逼近6,000人,特別是第四輪爆發以20-30多歲民眾為主,主要為年輕人接種疫的嬌生疫苗突破感染率較其他疫苗高。隨著疫苗覆蓋率提高,突破性感染越來越常見,也讓民眾不禁擔心,是否打了疫苗仍無法獲得足夠的保護力。
突破性感染者已施打兩劑疫苗,理論上多數人都有適當的抗體,為何仍會發生?他們身上的帶病毒量多嗎?民眾現階段又該如何注意防範?
突破性感染如同打第3劑疫苗?體內抗體會再增強?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29日疫情記者會上說明,由於打過2劑新冠疫苗的民眾,多數都有產生適當的抗體,發生突破性感染後就學理上來看,體內抗體應會再增強,形同接種第3劑疫苗,後續再被感染的風險應會降低,但目前還沒看到太多這類統計資料。
對此,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照學理上應該是會。」
施信如表示,就她觀察歐美國家和印度,也都有類似的狀況,「比較明顯的是他們有大流行,所以感染的人數多,同時他們又接種疫苗,我看到的論文裡面,覺得他們抗體的濃度一定都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天然感染是很好的加強劑。」她表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打第二劑、甚至第三劑疫苗,「就是要喚起身體裡面的記憶,產生更高更足夠的抗體以對抗病毒。」
施信如解釋,因為病毒剛進入人體時,如果抗體濃度夠高,病毒馬上就會被阻斷,不會讓病毒在這個人身上建立感染,「同時(病毒)也不會複製到很高的量,這樣對這個病人本身就會降低重症的機率,也會降低傳染能力。」但她也強調,要有病毒不可能清零這樣的概念。
(更多新冠疫情相關報導:11月起打哪些疫苗能入境美國?)
突破性感染者身上的帶病毒量仍多嗎?
這樣是否代表有突破性感染,民眾也不用太擔心?突破性感染者身上的帶病毒量仍多嗎?
「這真的是因人而異,看他感染的部位還有時間點,以及剛開始病毒進入的量等等,這些都會有影響。」不過施信如表示,不管如何若身上有抗體的話,抵抗力就會慢慢建立起來,「對他自己來講可以保護避免重症,對群體防疫來講也會降低感染機率,但是沒辦法阻斷感染。這跟我們去年在研發疫苗時,原本想說研發成功後疫情就會結束,大概是不可能的。」
施信如再進一步解釋,會有突破性感染就是因為病毒產生變異,「冠狀病毒比流感病毒變異來得慢一些,可是因為這是全球大流行,感染的人多了、變種病毒就多了,有一些病毒會生存得更好就是因為突破性感染,雖然打了疫苗、感染過也產生抗體,但因為病毒變異,抗原性也跟著改變,本來抗體的量可以足夠阻擋,但效果被打折而產生突破性感染。」
如果接下來再打第三劑甚至第四劑疫苗,突破性感染的狀況仍會繼續發生嗎?
施信如表示,的確未來還是會繼續產生,「因為還是滿多人感染的,變種病毒株還是會出來,病毒也會適者生存,會選擇在身上抗體不夠的人身上,或是沒打疫苗、沒感染過沒有抗體的,就更容易感染傳播出去,所以未來應該會像流感的機率還滿大的。」
不過她也強調,新冠病毒的特性跟流感又不太一樣,所以未來是否每年都要施打新冠疫苗還不確定,還需要更多觀察和數據資料,「或是會不會到某個程度,其實疫苗速度夠快的話,感染的人降到某個程度(病毒)就被壓下來,因為很多感染症都是這樣。但是像1918年的流感,總共39年,有些其他流感也是10幾年,我們現在有比較科學的控制應該會縮短一點,而且會減少重症。」
專家不解:疫苗來了,台灣隔離政策卻比去年同期更嚴格
問到台灣下一步的防疫策略?
施信如表示,「我自己覺得台灣有一些專家或是因為政治考量希望防疫很嚴謹,最後如果沒有一個平衡,可能會把台灣各方面拖垮,因為全世界的趨勢不是像台灣這樣走。」
施信如認為目前台灣人要有不可能完全清零的思維,她強調台灣隔離措施應回到「居家隔離」的方式,「當然我們繼續等多一點人打到疫苗,但有的人因為經濟的問題,或是心靈層次沒辦法承受14天在防疫旅館或檢疫所。可能有些專家會認為Delta病毒好像是非常可怕的,但他沒有想到其實Delta傳染力也是一種自然免疫。」
她表示,現在會感染的不是只有年長者,年輕人、小孩也都可能染疫,「第一層隔離者、第二層隔離者,甚至還要到第三層,但他們可能在心理上是比較脆弱的,隔離這麼長的時間他們承受得了嗎?」
施信如也表示,另一個比較擔心的是,現在所有境外移入都要到防疫旅館或檢疫所,「這有點匪夷所思,因為世界上做到這樣的只有共產國家,另外一點就是這樣做的效果如何?畢竟我們面對的是突破性感染的病毒,感染力比較強,我們也有疫苗和一些治療方式,但隔離政策卻比去年同時期還要嚴格?」
施信如認為,台灣的檢疫隔離政策,沒有一個外國人會認為台灣現在是友善可以來的地方,「很多專家都認為要清零,但這是不可能的,戴口罩、勤洗手、隔離都沒錯,但你要這樣過30年嗎?我不知道。台灣真的就變成孤島,而且大家在這裡沒有安全感也不快樂。」她認為台灣現在可以思考學習歐美國家或印度逐漸放寬,讓生活經濟各方面慢慢恢復常軌。
(更多新冠疫情相關新聞:默克藥廠將申請抗新冠口服藥E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