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少說故事 飛機上最難搞的人不是奧客?

書摘

乘客硬闖駕駛艙、發酒瘋,甚至孕婦要求讓座,這些對於飛機上的空服員來說還不是最「奧客」的行為,無論天上陸地上,人人最害怕的還是擔心遇到「豬隊友」!

撰文=空中老爺(資深座艙長)

這班747是從東京飛往舊金山。

747的載客量,頭等艙是12人,商務艙52人,經濟艙則是310人。這天,剛好是一個連續假期結束的尾端,在行前會議中,身為座艙長的我做了所有飛行資料的準備,發現這趟航班的訂位竟然只有頭等艙3人、商務艙40人,而經濟艙是100人。平常都是飛載滿乘客的航班,消耗了不少體力,難得有一天可以如此輕鬆,真是老天爺給的禮物啊!

這對乘客來說也很舒適,有許多空位可挑選,有的人還可以躺一整排好好休息。在這樣的情況下,乘客比較不會按服務鈴,同時組員也少了抱怨,可以充分地照顧每位旅客。

我是這樣想的。

這架班機特別空

「我是不在經濟艙工作的!」

一般而言,空服員的工作位置是按照年資,在行前會議中挑選、安排的。不過,座艙長有時候也必須依照當天的載客量而做調整。

在這天的組員中,有兩個剛進公司沒多久的待命班空服員,來自舊金山基地。

我按照今天的訂位狀況,根據公司規定,將這兩名資歷最淺的空服員安排在經濟艙工作。並且在行前會議上,將所有的公司規定以及當天飛行的遊戲規則一次說清楚,給組員們明確的指示,讓大家有所依循,也可以減少飛行途中不必要的衝突。

然而,開完會之後,其中一位資淺的空服員跑來找我大吵,她是美籍的艾琳娜。

「為什麼我被派去經濟艙?」她氣憤地質問。

我拿出公司的規則條文,詳細說明為何安排她在經濟艙,但她臉色很難看地接著說:「不要以為你是座艙長就可以為所欲為。根據公司規定,你是不能安排我去經濟艙工作的。還有,本人在其他航空公司已有多年經驗,我是不在經濟艙工作的!」

什麼跟什麼啊?艾琳娜進公司只有五個月,四十三歲的她雖然在別家航空飛了多年,可是在這家公司的這個航班,就是資歷最淺的空服員,跟她在其他家飛了多久一點關係也沒有。

但我不想把機艙內的工作氣氛變差,告訴她:「我在上機之前會給你一個讓你心服口服的回答。」

我後來才聽說,上機前,艾琳娜為了這件事,向另一位同樣來自舊金山基地的資淺同事尼克吐苦水,說座艙長欺負她資淺,態度惡劣又霸道。

但尼克反而潑了她一盆冷水,告訴她:「座艙長的態度非常好,非常客氣,是你自己沒有研讀條文,有問題的是你自己。你還沒真正碰過惡劣的座艙長呢!得了便宜還賣乖。」

她想要私下操弄,挑撥離間,結果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害自己很尷尬。

空中服務的延伸智慧

待命班空服員是誰?

「待命班空服員」(Reserve)通常是指原本航班的組員請假缺席,而在航班出發前被抓飛來遞補的空服員,常常要到最後一分鐘才會知道有沒有任務,所以常常得待命過日子。

心中一把火

當時,由於剛好有空服員督導在場,我翻出了公司的規定條文,就在督導面前逐字念給艾琳娜聽,對她說:「我相信你懂英文吧?」

同時提醒她上機後,應有的專業態度。

「不要把任何不愉快的情緒帶到飛機上,請你好好地在經濟艙工作。」我告訴她。

艾琳娜似乎被我的嚴肅叮嚀嚇到了,也知道自己錯了。儘管臉上沒什麼表情,但總算接受了她必須在經濟艙工作的事實。

而我,雖然不喜歡她的態度,但是身為一個領導者,我還是很矯情地露出微笑對她說:「你還好嗎?飛行沒問題吧?」

在洋人的外商公司工作,這就是比較虛偽的一點,明明心中一把火,還得裝得很關心對方。

座艙長要能屈也能伸

幸好,艾琳娜上機後的工作情況沒什麼不好的,只是仍舊非常排斥待在經濟艙,動不動就找藉口跑到商務艙。經過我三番兩次地勸告,她終於明白了我的用意。

「進公司後,我飛了五個月,從來沒待過經濟艙。而且在以前的公司,我是資深空服員,所以都只有在商務艙工作。」艾琳娜說,語氣帶點委屈。

我告訴她:「正因為在公司的年資如此淺,更應該熟悉每個艙等的服務,你是沒資格去挑工作的。」

我試著把談話主題放在艾琳娜的表現問題上,不摻雜我個人的情感,或其他議題。經過幾次這樣的對話,總算逐漸讓她接受。

飛機順利降落在舊金山,我的噩夢也結束了。

在這種以西方人為主的外商公司,我不擔心語文能力。我就事論事,我白紙黑字講道理,運用柔性的溝通,最後才能得到對方的信服。而在這種國際性公司,要當個領導者,這些能力是不可少的。

組員的問題大大小小,五花八門:跟男朋友或女朋友吵架,夫妻不和,小孩生病,同事相處不愉快,不願在經濟艙工作(嫌乘客太多,服務很累),不願在商務艙工作(嫌商務艙乘客要求太多,太麻煩)……而當他們把這些負面情緒帶到飛行工作上,可能會影響整個航程品質,甚至引發更多的問題。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身為座艙長必須想辦法妥善處理,能屈能伸地去面對。

飛機上最難搞的人有時候不是乘客,而是組員啊!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