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郵差」是國際趨勢,法國是先驅

社會議題

交通部拋出「郵差做長照」構想,有人說這是模仿日本,這樣的講法只對了一半,其實法國比日本更早開發這樣的作法。

法國郵局,從2010年開始由郵差投入長者居家訪視工作,每周前往案家訪視一次,跟老人家聊聊,了解老人家生活狀況與健康情形,再向家屬做出回報。這樣的服務,每周訪視一次,每月費用約一千元台幣。此外也有電訪關懷服務。到目前為止,全法國共有五十萬老人家申請這項服務。

為何要郵差對長照「參一腳」?

郵差本業乃送信,為何要插足長照?一來人口老化以後,長照人力短缺,再者因為電子郵務的盛行,傳統郵務日漸式微,郵局必須另尋副業。
至於日本郵局,乃從2013年起,開辦「高齡守護服務」,由郵差到家中探訪獨居老人家,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健康情形,再向家屬報告,讓家屬可以安心,做法跟法國幾乎雷同。日本獨居老人家「孤獨死」,也就是死了沒人知曉的事件越來越多,因此光是有人定期前往探視,便可帶來不少幫助。這項服務一小時收費約台幣七百元,是平信郵資的三十倍。全日本目前有上千家郵局加入服務,但使用人數還十分有限。
 中華郵政去年的郵務事業虧損四億元,顯然光靠送信已無法讓郵局賺錢,而且這樣的經營危機只會越來越迫切,這是郵局櫃台必須代售各類商品,以貼補收入的原因。同理,跨足長照也不失為值得開發的另一種郵局副業。

沒有專業培訓,長照郵差做得來嗎?
郵差不懂長照,怎麼照顧老人家?此舉並非要郵差擔任全職照服員,而是利用送信之便,順道關懷老人家,只要接受簡單訓練便能勝任。事實上老早有郵差主動關懷偏鄉獨居長者,若能在此基礎建立服務網絡,對長照人力不無小補。

今天台灣有報紙用社論批評交通部說,「郵差做長照應定位為開發郵局副業,而非視為社會服務」,這樣的講法不完全正確。確實,法國與日本的郵差訪視長者服務,都必須收費,而且該國的長照體系並不給付這項費用,但在德國、荷蘭與比利時等國,也有郵差開始加入「獨居長者通報」社會服務,為長照貢獻心力。做社會服務可以提升社會形象,對於郵局發展長照產業將有所助益。

有一天,台灣會像法國與日本一樣,大街小巷都是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家,長照重擔需要所有人一起承擔。

(本文作者為精神科醫師擔任老人精神科醫師,經授權轉載自沈政男臉書)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