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沒跟上陳時中的腳步:超過6百萬張防疫保單、4百億理賠金恐壓垮產險業

保險

國內本土確診人數大爆發,新增確診人數29日再度飆破2萬例,承保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面臨龐大的理賠壓力,根據金管會估算,目前有效契約防疫保單超過600萬件;若以理賠率15%、平均每件理賠金額達4.5萬元估算,理賠額恐怕超過400億元。

防疫保單件數持續攀升,有效契約可能逼近800萬件

2021年1月才剛發生台產防疫保單之亂,沒想到亂象才剛過去,今年4月又因為確診人數攀升,國內再度出現防疫保單搶購之亂,短短不到1個月之內,陸續發生「停售」、「續保」等爭議,讓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電話被打爆,甚至後續龐大的理賠壓力,都可能進一步造成保險公司的財務危機。

金管會保險局主祕蔡火炎指出,截至今年4月29日為止,累計今年以來防疫保單已承保約227.06萬件、保費收入約17.19億元,理賠件數則來到2.05萬件、理賠金額為8.75億元。

若整體來看目前有效防疫保單件數,截至4月28日為止,有效防疫保單契約件數已超過600萬件,另外,尚未核保、在途保單則預估有100萬~200萬件左右。

產險業者坦言,若依照疫情指揮中心預估確診人數控制在15%左右推估,以目前的防疫保單有效契約可能將會理賠300~400億元,甚至很多產險公司都沒有安排再保公司,因此後續若疫情再度擴大,包括股東增資、動用特別準備金都將難以避免。

(更多新聞/金管會沒在最佳時機「喊停」 500萬張防疫保單成產險業者的不定時炸彈

政策從清零改共存,黃天牧沒跟上指揮中心腳步

歸咎這波疫情衍生的防疫保單之亂,一名金融圈人士觀察,最根本問題在於,公務員系統、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行政策改變的時候,沒有辦法立刻協調這麼多部會,但偏偏防疫保單又跟指揮中心政策「綁在一起」,甚至金管會也未能在最佳時機點下令業者停賣,才會釀成這一波亂象。

由於指揮中心一開始的政策要求是「清零」,因此保單契約條款也以「清零」原則作為設計基礎,但是當政策轉變為「共存」的時候,保單契約條款仍舊是以「清零」來看待,在政府決策產生了斷差之下,也造成極大的爭議。

事實上,從3月中下旬發生這一波疫情以來,已經陸續傳出不少道德風險的案例,比方說,民眾為了獲得上萬元理賠金,故意追逐確診者足跡;也有人明知已經確診,還趕在未被公布之前去投保防疫險;甚至先前有媒體人曾爆出有一家4口共買了16張防疫保單,顯示「一人多保」情況也屢見不鮮。

「一人多保」情況屢見不鮮

一名業者也舉例,在「清零」階段設計出來的舊保單,市面上普遍的年繳保費是1000元,假設「命中率」為20%、平均每件理賠金額5萬元計算,等於花1000元就能換取「期望值達1萬元」的保單,這樣的情況下任誰都會投保,這就是標準的道德風險,但這個道德風險卻是政府所創造出來的。

該名業者指出,如果當時金管會保險局能跟產險公司協議,在4月第一周就立刻喊停,那麼衝擊就會少了很多,但金管會就怕失信於民,未能在該停的時間喊停,反倒還在4月中旬向民眾強調:「不會買不到防疫險」,衍生出更多道德風險問題,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更多新聞/雙北喊快篩陽視同確診》「以篩代隔」能理賠?產險業:要有這證明才行

接下來怎麼理賠恐怕一團亂

但這樣的亂象恐怕才正要開始,因為目前國內的防疫政策已經確定轉向為「共存」,指揮中心也逐步放寬居隔規定,包括祭出3+4新制,甚至指揮官陳時中也不否認接觸者正在研擬擴大篩檢取代隔離政策(即「以篩代隔」),換言之,接下來一旦政策鬆綁,政府可能也不再發出隔離通知書,等於民眾買到隔離就理賠的防疫保單恐怕難以理賠。

另一名業者指出,今年4月金管會協調保險公司,要求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應比照住院而放寬理賠,其實若依照條款,業者大可以不用理賠,但當時同業都是咬著牙遵照主管機關指示,現如今各家業者已經沒有放寬的空間了。

另外,過去匡列隔離是由主管機關認定,但如今已改成民眾主動通報,從5月1日起啟動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由民眾自行通報確診及密切接觸者資訊。產險業者指出,民眾會不會為了保險理賠,故意填錯他人為密切接觸者,如此一來黑數勢必大增。

實質審查是一大問題

金管會則允諾,將在1個月內盤點各保險業者防疫險張數、再保情況,並提出調查報告的損害預估,並督促保險公會擬定「理賠實質審查指引」,讓業者受理理賠申請時有公平、一致的審查依據。

但一名金融業者則指出,儘管產險公司現在因應防疫政策轉變將啟動「實質審查」,但如何進一步「查核」卻是一大問題,產險公司有足夠的人力做調查嗎?又能怎麼舉證呢?

金融人士則觀察,防疫保單理賠的後續爭議很有可能會演變成「0206選擇權事件」翻版,雖然許多個案可能集結成自救會向金管會抗議,但產險公司賠不賠又是另一個回事;因為這也涉及到保險公司的財務危機,若要產險公司一味「吞下」,恐怕業者也不會服氣,屆時個案爭議案件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