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會是最好選擇?從星展吃下花旗台灣消金的企圖心說起....

金融動態

土味重的新光金與洋味重的台新金最近釋出雙方有合併的意願,驅動兩者合併的中多因素中,有著擠身國內前三大金控的誘因存在,不過這些誘因遠不及透過跨國併購,開拓新興市場的財富管理/法金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更具國際性及效益性。

當花旗集團(Citigroup)退出台灣的消費金融(Consumer Banking)市場後,台灣以消金為主的金控,在本地及海外新興市場的戰略地位,恐怕將會江河日下,這是本人在此發文的核心論述的基礎。

新光、台新雖系出同源,不過企業文化偏向美式風格的台新金,不見得可以融入相對本土化程度深的新光金,以企業的淨資產而言,壽險為主的金控,在進行海外業務擴張時,較銀行為主的金控有更多的籌資彈性。

2021台灣金控獲利超優,卻多半不是本業

雖同受母國主管機關對資金運用的監管,全球行之多年的「巴塞爾銀行協定」(Basel Accord), 對於商業銀行的「8%資本適足率」(Capital Adequency Ratio, CAR)的規範,令以銀行為主體的金控為了做好「業務風險管理」(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受限更嚴,加上若不能以「分行」進入海外市場,其CAR不足就夠令其「一槍斃命」!

台灣消費金融市場獲利能力的快速惡化,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以發行量大的白金卡、金卡為例,除了「好市多聯名卡」還能收得到年費外,還有哪些敢說持卡人願意長期繳年費?所以以銀行為主體的金控,為了衝刺優於同業的EPS,根本和壽險公司一樣在股海舔血。

星展443億吃下花旗台灣消金,富邦、國泰做不到?

2021台灣金控普遍獲利超優,但有幾家是本業做好而來?但不同於壽險公司可運用的資金龐大,商業銀行可動用的資金相對有限,獲利也沒那麼亮眼。

花旗的台灣消金業務, 已由新加坡星展金融集團(DBS), 以443億台幣購併,這應不是台灣得富邦或是國泰等龍頭金控業者, 出不起花旗開出的價格;而是星國金融業者, 對整合東亞區域業務 有更強的企圖心。

台灣消金市場將是更為擁擠,且出現重量級的外資DBS金融集團,分食原本就失去獲利亮點的信用卡、房貸/車貸等消費性借貸 等「快速雞肋化」的金融市場區隔。但DBS會笨到去啃雞肋嗎?

花旗留下法金,瞄準超級富豪

應是其發展成東亞區域型金融集團的策略考量,畢竟新加坡長年穩居亞洲金融中心(Asian Financial Center),當東盟經濟整合的程度越高,DBS延伸其商業銀行的觸角,更何況是在花旗長年經營有成的消金領域,應是具有高度的業務整合綜效!

然而,花旗集團卻保留法金業務(Institutional Banking),這是因為現任執行長Jane Fraser相信:透過深耕法金業務,才有機會比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BoA)、瑞士信貸、瑞銀...等擁有高佔比「超高淨值」(Ultra-Rich)客戶的金融同業,而這些超級富豪對銀行獲利的貢獻是驚人的。

此外,花旗將亞洲的財富管理業務集中在香港 ,以中國「好野人」為目標市場,以及新加坡,亞洲其他地區的富豪:特別是後者,因為有超低遺產稅及其他稅賦的優惠,光是台灣就吸引了聯電前董座曹興誠、日月光現任董座張虔生,以及一大票企業家夫人、第二代...等,所以國內金控的財富管理業務,長年來吸引不到區域性富豪,也留不住台灣的「好野人」。

成為前三大資產的金控,策略意義不大

新光金以壽險為主體,旗下透過併購而得的銀行並不具份量 ,這是因為金控法規定壽險為主的金控公司,不能新設成立商業銀行事業,但可成立證券期貨等相關新事業。

因此,新光金以系出同源的台新金為合併對象,因後者已退出彰銀來獲取金管會同意其保德信人壽的收購,故需要新光金的互補性業務,以達成經營綜效的策略意義不大。

最後,在台灣成為前三大資產的金控,個人認為這個策略意義不大,因為獲利才是王道,而股價要稱王稱后,那要靠對於現金流量的創造。那麼,新的成長動能與獲利源頭從何而來?

若新光金透過併購當地壽險公司,來延伸其資源能力到海外市場,困難度很高,除非是在低投保率的經濟發展落後的國家;故可行的策略,應是併購海外新興市場的財富管理/法金業務/投資銀行,一如花旗在新興市場策略的重新聚焦!

總結,台新金是個優質的民營,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控,但規模經濟不夠大,金融創新能力也被央行、金管會管得死死的,加上因彰銀股權投資僵局,而陷入長達近二十年的成長停頓期,失去在台灣逐鹿中原的先機。如果台新金及新光金為了其股東利益的打算,兩家公司合併應不是最佳的選擇,有志者,還不如放眼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的金融併購標的,開啟新的成長動能與獲利來源。

本文授權轉載自邱宏仁教授臉書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