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森的前瞻是軌道 你的前瞻計畫是什麼?

前瞻計畫

你希望30年後的台灣是什麼樣子呢?是年輕人願意留下來,不再因低薪而遠走他國?還是年輕人敢婚敢生不用再背著高房貸買得起房子住?或是到處都是停車場、親水公園,捷運、輕軌到處佈滿軌道的台灣?

去年11月,蔡英文總統的幕僚注意到,川普當選後,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很大,外銷雖有成長,但對於國內經濟的貢獻並不明顯;至於內需,則是在陸客減少之後受到了影響。當時甚至有幕僚提醒蔡,如果接下來年金改革進行下去,軍公教勢必減少消費,內需恐怕會進一步萎縮。面對外冷內也冷的經濟情勢,這時候央行彭總裁的一席話起了作用。

彭總裁一席話開啟蔡英文的前瞻計畫

央行總裁彭淮南當時曾經向蔡總統建議,應該透過重啟重大建設來增加台灣的資本投資。由於彭總裁早就與蔡英文熟識,且一直以來彭也是蔡英文信任的經濟小老師,蔡兩次總統大選,甚至都曾經考慮選彭為副手,兩人默契之好可見一斑,彭總裁「擴大公共建設」這番建議,對於急著想「拚經濟」的蔡總統來說,相當的受用。

確實,就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說,某種程度的擴大內需其實也是有必要的,因為過去幾年來台灣資本門的投資真的太少,彭總裁拚經濟的建議蔡總統聽進去了,蔡總統與行政院長林全討論之後,「重啟重大建設」成為府院一致共識,接著相關行政院部會開始動了起來,去年11月開始,相關部會開始著手草擬整個擴大公共建設的規劃。

去年12月,林全接受某雜誌專訪,首次拋出「台灣將重啟重大建設」的說法,接著在去年12月底蔡總統年終與媒體座談的記者會上,蔡總統也首度拋出擴大內需、不排除追加預算的說帖,今年過完農曆年,「前瞻基礎建設」這幾個字開始在國發會相關會議記錄中出現,綠能、水資源、軌道、數位科技、地方城鄉建設前瞻計畫五大項的雛形已經出來。

軌道跟城鄉由大政委張景森規劃

其中占整個計畫金額最大的軌道計畫以及城鄉建設部分,主要是交由曾經在扁政府擔任過八年經建會副主委(國發會前身)的大政委張景森負責。

在國發會2月份的會議記錄中,還寫到「前瞻基礎建設除由中央部會主導大型計畫外,也鼓勵縣市政府提出切合地方需求的建設主題作為城鄉建設」,其中城鄉建設由政委張景森統籌盤點,主要分為中央部會主導的「十大幸福工程」以及各縣市政府主導的「縣市亮點建設」等等。

接著3月20日,行政院召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首次記者會,主要是針對綠能與水環境記者會,結果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內政部次長林慈玲、經濟部長李世光、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國發會主委陳添枝、科技部次長蘇芳慶、交通部次長范植谷與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九個官員一字排開,講了半天卻「說不清楚」。一位官員私下就說,「內容都不是這些人擬的,怎麼說得清楚?」

確實,從3月20日公佈計畫至今,「說不清楚整個前瞻計畫要做什麼?」確實是急著端出經濟大菜88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目前面臨到的最大致命傷,民眾只是感覺到政府要花很多錢做這些建設,至於為什麼要做?民眾不知道,官員也說不清楚,蔡總統還為此大動肝火。

三個月匆促上路,前瞻計畫缺乏國家願景

其實蔡總統大可不必為了前瞻宣傳不足發火,官員為什麼會說不清楚?民眾為什麼會無感?原因其實很簡單,那是因為整個前瞻計畫是倒過來規劃的,當中缺少兩個很重要的元素。其一,就是對台灣國家發展願景的描繪;其二,當這個8800億元的前瞻計畫缺乏對未來願景的描繪以及年輕人的共同參與,年輕人對於會影響自己未來三十年的計畫既沒有夢想也沒有期待,這樣的政策缺乏火花,官員就算喊破喉嚨,民眾也是無感。

一位時常參與先進國家基礎建設會議的學者就說,全世界主要國家,在做這種重大的基礎建設,都會先有一個願景,那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願景,比如中國的國家願景是「城鎮化」,那就是要把鄉村城鎮化,有了這樣的目標,接著就可以估算出要把這麼多鄉村城鎮化,需要建設多少的下水道建設,需要多少公園綠地、多少公路、捷運等交通運輸,「必須要先有空間願景才會知道要有哪些基礎建設。」這個學者說。

但是我們的前瞻計畫剛好反過來,由於僅用不到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就匆促端上桌,且有很大一部份是從地方的需求往上堆出來的,地方、中央公務員從下而上層層往上堆積的結果就是缺乏一個總目標,內容顯得拼拼湊湊。以軌道計畫來說,如果基隆跟台北之間要蓋輕軌,那是不是應該要讓大家知道,未來基隆跟台北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因為基隆跟台北之間未來各自要扮演什麼樣的功能,如果能夠先定位清楚,接下來才會知道兩個城市之間的交通載具應該是選擇哪一種,如果蔡政府想把台北過於擁擠的人口放到基隆去,那蔡政府大可以說,會把基隆當成日本的臨海副都心,基隆接下來是台北的新市鎮,所以要蓋捷運、蓋輕軌跟台北串連。

但現在根本沒聽說蔡政府對於基隆與台北之間有什麼樣的想像及規劃,但是基隆的輕軌計畫就這麼樣的端出來了,這種為了建設而建設,未來衍生的問題恐怕會更大。

官僚的前瞻跟年輕人想的不一樣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資本門投資不足,所以投資台灣很重要,這沒有人會反對,但是關鍵在於資源有限的這一筆錢要怎麼投資?

這個蔡總統口中將影響台灣未來三十年的前瞻計畫,我們應該趁著整個計畫還有轉圜空間的時候,請蔡總統提出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的「國家願景」,也就是整個前瞻計畫的「上位計畫」。

但是這個願景不是80多歲彭總裁的願景,也不是大政委張景森的願景,更不是藍綠地方諸侯、擁有不動產或是擁有土地的立委諸公或民意代表們的願景,這個「國家願景」是要經過世代討論的,過程中應該要讓年輕人參與討論,把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放進前瞻計畫的評估項目裡頭,要有年輕世代的代表來決定這個計畫的必要性。

當然接下來也要有整個計畫的追蹤,而不是跟當年馬總統愛台12建設一樣,把4900億元的錢完全花光就好。

畢竟,整個前瞻計畫這筆龐大的經費是舉債借來的,也就是這筆透支未來的錢,最後買單的會是現在未成年甚至20多歲的年輕人,況且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心目中想像的前瞻計畫也絕對跟目前檯面上這些做決定的官僚們想的不一樣。如果你不信的話,可以找個20歲的年輕人來問問,請他(她)說出30年後的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們希望30年後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他們應該不會希望30年後的台灣是個到處布滿軌道的國度,他們對未來的想像絕對跟彭總裁、張大政委很不一樣。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