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美國總統川普的白宮會,可能讓他在兩岸三地的紅頂商人排行榜上衝破第一,超越了今年1月去川普大樓見川普的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也讓國民黨裡多次喊著要他選總統的支持者樂不可支,更有人覺得他開這張70億美元投資美國的支票實在太划算,熱鬧之餘,郭台銘能見川普,背後卻是時勢所趨。
《日本經濟新聞》在周五(28日)報導,郭台銘在美國時間周四到了白宮與川普見面,記者中村大衛在白宮外訪問郭台銘,但郭董以模糊的口吻回答:「我記性不好,可能已經忘了。」日經認為,郭台銘與川普談的議題主要是併購日本東芝時可能涉及到國防技術部份,以及對美國當地的投資,來回應川普上台後的「美國製造」政策。
從商界的觀點,大多集中在郭台銘的iPhone生產線是否移一部分回到美國,從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曝光與鴻海富士康的投資計劃中顯示,將規劃未來4年內,擬投資70億美元,並創造5萬個就業機會,雖然比不上馬雲喊出的「要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但馬雲到訪10天後,就在媒體上公開批評美國的經濟問題是自找的。
郭台銘白宮行,兩岸三地影響力超越連戰馬雲
但在政壇上的解讀就如蝴蝶效應般的擴散開了,由於川普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當場打臉總統蔡英文的「也不排除有機會跟川普總統本人通電話」一說,而是以不想給習近平添麻煩來公開拒絕與蔡英文通電話。
「川普要郭台銘,因為他需要台灣,卻不要台灣的政治人物。」一位黨政高層說,在北韓問題上,很明顯的川普必須與中國合作,他不能在這時候接蔡英文電話,更何況蔡英文支持度還算高,但她的政策支持度低。
他分析說,從川普女婿庫許納家族接受中國安邦集團資注疑雲事件,到川習會的成行,進而讓中國證實,川普是個生意人,找個生意人作為傳話人是可行的策略。「因此郭台銘也適合做台灣、中國對美的傳話人,對習近平來說也是加分。」
郭台銘也可以替中國傳話,不是憑空想像,而是鴻海集團在中國有超過100萬名員工,投資超過千億元,8成以上的製造出口都在中國,作為iPhone到底該在中國還是美國生產的問題,就足以讓他有資格成為中國傳信鴿的候選人,但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是中資的企業家?」
郭董選總統呼聲會更高
先別說馬雲1月份的川普大樓之行後來無疾而終了,這要先從「郭文貴」事件來看,今年春節前,中國金融大鱷肖建華被從香港帶回內地,接著是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被停職審查,本月9日報道稱項俊波曾幫助郭文貴騙取貸款32億人民幣,郭文貴也遭到中國官方通緝,10天後郭文貴便接受美國之音的專訪,大爆中國高官、商人、女主播的內幕。
「這時候連馬雲都被謠傳遭到雙規了,習近平還有什麼企業家可以放心委託?」這名黨政高層說,於是,郭台銘的出現,在中、美製造業政策的包裝下,這位台灣企業家夠資格成為美中雙方的傳話人,造就了川普、習近平與自己的三贏局面。
「這次郭董站上了美、中的大棋盤上,而且中國高層只願意見國民黨的人,但蔡總統是否會委託郭台銘作為傳話人,在兩人過去互信基礎不足的情況下,這很難講。」一名國民黨高層說。
「國民黨裏面會有人拱郭董出來選總統嗎?肯定是有,要看郭董自己的意思。」這位國民黨高層說,郭台銘的白宮之行,讓他在兩岸三的地位超越了傳統的兩岸政商最大平台連戰等關係人,然而目前國民黨內真的有實力挑戰綠營的,檯面上就剩下前副總統吳敦義了,若他選上黨主席,一定會出來,找郭台銘搭檔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