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上盛傳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下簡稱瑞信)因財務危機瀕臨破產,不少人擔憂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拖垮全球金融體系恐會重演。
不過,瑞信股價3日一度跌破3.6瑞士法郎創下新低紀錄後,截至台灣4日下午7時,其股價盤中回漲4.57%至4.12瑞士法郎。
「我不認為這是雷曼兄弟。」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這麼評論。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霍洛維茲(Keith Horowitz)也向客戶保證,「當前狀況和2007年是天差地別。」
全球銀行資產排第45名
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2022年全球銀行規模排行,瑞士信貸排名第45,總資產達8921.2億美元。
瀕臨破產消息甫出,1月上任的瑞信董事長萊曼(Axel Lehmann)等高層迅速出面安撫客戶和投資人,聲明瑞信集團資本充裕、流動性充足且財務穩健,股價趨勢並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儘管如此,《金融時報》報導,3日瑞信5年信用違約交換(CDS)仍上升逾100個基點,一些交易商指其CDS已高達350個基點,創下歷史新高;1年CDS漲幅甚至更劇烈,上升440個基點達990個基點。
相對地,瑞信股價3日寫下新低紀錄,盤中跌破3.6瑞士法郎,單日跌幅近9%,最後收在3.94瑞士法郎。事實上,瑞信股價今(2022)年至今差不多是腰斬,已崩跌約55%。
(更多相關新聞:瑞士版「巴拿馬文件」不只宋楚瑜 前港交所主席、梵諦岡主教、約旦國王都上榜)
瑞信震盪是否會對台灣造成影響,金管會證期局長張振山說明,瑞信在台僅有一家券商,只做經紀業務且規模不大,會再了解瑞信在台營運狀況以及國內機構和瑞信的往來。
股價腰斬、前景展望被降為「負評」
瑞信危機風聲從何而起,外媒將源頭之一指向澳洲廣播公司(ABC)財經記者泰勒(David Taylor),他上周在推特表示「可靠消息來源告訴我,一家大型國際投資銀行瀕臨破產。」目前這則推文已經刪除。
泰勒並未點名瑞信,不過許多人相信被影射的就是瑞信。畢竟瑞信不僅2022年股價腰斬,國際信評機構8月也先後將之降級。
8月4日惠譽(Fitch Ratings)將瑞信投資的「長期發行人信用違約評等」(Long-Term Issuer Default Rating)及「生存能力評等」(Viability Rating)從BBB+降為BBB。
而標準普爾公司(S&P)考量瑞信前兩季表現、大環境不佳、管理高層人事異動、缺乏明確策略,預期瑞信中期獲利保持疲弱,8月1日將其前景展望從「穩定」降至「負評」,瑞信集團評級為BBB。
瑞信「不會破產」但恐落入惡性循環
儘管瑞信表現不佳,《彭博社》社論直言它處境困難但「不會破產」,因為其營運資本仍相當充裕,只是收益不佳。不過如今這波市場紛擾,恐大幅增加瑞信改革成本。
瑞信這次堪稱「天時、地利、人和」全部落空,《彭博社》指出,今日全球金融環境疲弱,資金紛紛逃向資產負債表亮眼、企業模式穩定的機構,正致力改變戰略、進行重組的瑞信便格外不利。
瑞信正處過渡時期,為盡快提升收益,瑞信需要資金進行重組,分析師評估其所需金額為40億美元,可透過出售資產或增資獲得。瑞信原定3周後向投資者宣布如何「瘦身」,削減投資部門、聚焦財富管理服務。
然而股價驟跌、CDS狂飆恐使瑞信落入惡性循環,因為市場愈是恐慌,瑞信愈難獲得改革資金,導致市場對它愈來愈失去信心。
不是預示「危機」而是反映「市場焦慮」
儘管瑞信處境艱難,《金融時報》指多名分析師認為這場危機是「市場反應過度」,目前狀況與其說是反映瑞信償債能力,不如說是投射市場混亂;與其說是預示危機,不如說是凸顯衰退。
《金融時報》引述一名信貸避險基金經理人,他評論眾人搶購1年期CDS猶如「買樂透」。比起雷曼兄弟,瑞銀更像2016年的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債務違約危機。
伊爾艾朗也對美國財經媒體CNBC表示,多年低利率時代告終,英國和瑞信危機顯示人們對市場運作、金融環境、央行錯誤決策、全球經濟放緩感到焦慮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