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惜女人又反脫歐 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

法國大選

法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年輕的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以66.1%的得票率擊敗了極右派的雷朋(Marine Le Pen)當選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前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立法委員羅致政認為,馬克宏的個人魅力、轟動的師生戀、雷朋的脫歐主張等等,都讓他成為左、右兩派共識,馬克宏因而出線。

馬克宏充滿個人魅力,曾在接受電視專訪時被問到與女友相差24歲的戀情,他講出「這是社會對女人的歧視,如果今天是男生大女生二十幾歲,就沒有人會批評。」這段話擄獲不少婦女的心,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則指出,實際上,讓他勝出的關鍵是,對手雷朋的脫歐主張會讓法國面臨大災難,比恐怖主義還嚴重,使得各派選票都集中在馬克宏身上。

馬克宏被視為中間派,而雷朋的主張與川普的反全球化、反移民等大致類似,被視為極右派,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在4月23日舉行,最後由23.9%得票率的馬克宏與21.4%得票率的雷朋出線,但落敗的執政黨代表阿蒙與右派的費雍紛紛呼籲選民轉向支持馬克宏,才讓他在第二輪投票中以66%的持率當選。

選民怕脫歐,個人魅力也加分

「馬克宏雖然遇到聲量比較大的極右派,但選民還是選擇了中間路線,是否脫離歐盟是兩個人勝負的關鍵因素。」羅致政指出,因為英國的脫歐而使得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升高。

在歐洲完成碩士、博士學位的公平會委員洪財隆指出,若法國退出歐盟,可能導致歐盟解體,歐洲可不是只有退回1990年以前的歐洲,而是退到二戰前後的歐洲,一個失序的歐洲。「馬克宏的當選可視為為歐盟吃下定心丸。」

洪財隆分析說,從60年代起,歐洲經過了羅馬條約、關稅同盟、歐洲共同體到歐盟、歐元,花了數十年,若由極右派、標榜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與脫離歐盟的雷朋當選,這些努力可能灰飛煙滅,歐洲會進入失序時代。

王健全則說,英國雖然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在歐盟所扮演的腳色極為外圍,但法國卻是歐盟核心中的核心,法國脫歐對歐盟還有對自身都是大災難,因此選舉期間連歐盟也跳出來公開力挺馬克宏。「法國以前是左右共治,但這次雷朋的脫歐說讓馬克洪成為左右的共識,因為大家都擔心雷朋當選會脫歐。」

法國若脫歐,歐盟將解體

因此,即便過去一年法國遭受了好幾次的恐怖攻擊,使得極右派的雷朋聲勢節節高升,羅致政再次強調「恐怖攻擊讓法國極右派聲勢壯大,但選民還是選擇了中間路線,但美國的極右派聲音較小,為何川普仍然當選,是因為選舉制度,川普贏在選舉人票,但普選的總票數還是輸給希拉蕊。」

然而馬克宏所屬的前進黨未來還必須攻下地方與議會席次,否則未來他在施政上可能會面臨困難,王健全分析說,馬克宏原來為現任法國總統歐蘭德的經濟部長,他自立門戶創立前進黨,等於背叛了歐蘭德與社會黨,而這次選舉在政黨表現上疲弱,因此未來馬的執政必定走向各方妥協。

王健全指出,馬克宏曾在銀行上班,又擔任歐蘭德的經濟部長,因此他的主張比較務實,例如鼓勵企業競爭,改革法國過度保障的勞工制度(動輒以罷工),他的當選不但讓歐盟放心,對法國的經濟來說也是利多,但能不能順利施政,還是得看接下來的國會選舉結果。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