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處處可見塑膠製品,但分解後形成的塑膠顆粒,對環境與生物造成的危害近來受到重視,也引發全球性問題,是全球各國都需共同解決的汙染問題。
科學家發現塑膠垃圾分解後形成的塑膠顆粒幾乎無所不在,已經與自然界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但目前還無法精確得知和評估每⼀個人,在不同的⽣活背景下、不同生活環境下,暴露在不同狀態塑膠顆粒的濃度。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日前邀請兩位專家召開「塑膠微粒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證據」線上記者會,說明目前應如何看待塑膠微粒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證據。
(更多新聞:台灣第一起身權法自立生活權行政訴訟案》身障者心聲:沒有基本協助很難自立生活.. )
小鼠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恐影響腦部記憶與學習功能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邱惠雯先解釋,塑膠顆粒分為「塑膠微粒」(直徑100 nm-5 mm)和塑膠奈米(直徑小於100 nm)。
塑膠種類包括聚⼄烯(PE)、聚丙烯(PP)、聚氯⼄烯(PVC)、聚⼆氯亞⼄烯(PVDC)、聚苯⼄烯(PS)、ABS樹酯、壓克⼒塑膠(PMMA)、聚醯胺、尼龍(PA)、聚縮醛等;而塑膠顆粒暴露途徑包括⽪膚吸收、吸入、食入。
目前塑膠顆粒於動物實驗中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包括:
1. 神經毒性
2. 肺部傷害
3. 肝臟代謝影響
4. 腎臟累積和傷害
5. 腸道傷害和微⽣物菌相影響
6. 細胞內胞器和訊息傳遞路徑改變
塑膠顆粒存在⽣物體種類則包括人體、熊、鳥類、小鼠、魚類、甲殼類、微藻類等。邱惠雯表示,過去研究指出塑膠顆粒會累積在動物組織並可能引起多種不良反應為:
1. 在餵食大量塑膠微粒於小鼠的實驗中指出會引起腸道的發炎,誘導小鼠腸道微⽣物群失調並減少結腸中的黏液分泌及脂質代謝紊亂。
2. 我們團隊也發現在體外和小鼠模型中,聚苯乙烯塑膠微粒可以在腎臟細胞累積,並且誘發腎臟細胞的粒線體⾃由基產⽣和發炎作⽤。
3. 小鼠研究發現塑膠微粒可能影響腦部的記憶與學習功能。
4. 針對懷孕大鼠吸入聚苯乙烯塑膠奈米的研究中,發現此類的塑膠顆粒能轉移到胎盤和胎兒組織,證明了塑膠奈米能夠藉由⺟體暴露⽽可能對下⼀代造成不利的影響。
塑膠顆粒會影響⼈體健康嗎?
那麼塑膠顆粒會影響⼈體健康嗎?
邱惠雯表示,⽬前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塑膠顆粒的對⼈體有危害,「過去證據仍來⾃於職場勞⼯暴露資料,例如接觸到⼤量合成纖維或聚⼄烯⼯⼈暴露導致肺部發炎、⾁芽腫和間質纖維化。」
她強調,⼀般來說毒理學研究是為了看到危害⽽評估傷害的情況,所以⼀定是⽤有危害的濃度做實驗,「但是毒理學研究實驗在細胞或動物實驗的濃度,並不代表實際⼈體在環境中暴露的狀況或濃度,環境塑膠顆粒暴露與⼀般族群健康危害相關性仍需更多研究。」
不過邱惠雯仍提醒,一般民眾可以盡量減少使⽤塑膠產品,⽽學者也需要加快研發替代塑膠的產品,工人必須配戴適合的防護⽤具減少大量暴露塑膠顆粒的危險。
口罩分解塑膠微粒恐成病毒載體?
關於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本身研究環境毒物、環境微粒與肝腎臟的毒性效應、皮膚疾病等毒理研究的中國醫藥大學藥用化妝品學系助理教授李宥萱表示,主要都是來自消費者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19年的報告顯示,在1950年到2016年之間,發現有大量的塑膠微粒是在2000年後出現在環境中,顯示塑膠的用量快速增加與在環境中出現。李宥萱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全球有多個國家包括台灣的法規已禁止含有塑膠微珠(柔珠)的化妝品、去角質產品,以利減少環境中的塑膠微粒。
而隨著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一次性醫療產品如口罩需求大增,越來越多防護設備被扔進海洋裡。根據《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一份報告,估計全世界每個月使用1940億個一次性口罩和手套。
李宥萱指出,研究也發現口罩老化會向大氣中釋放數十億個塑膠微粒,且口罩上的塑膠微粒,可能增加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傳播和運輸方面的潛在作用。但她也表示,目前研究上還必須驗證分解後的塑膠微粒,是否會攜帶病毒在環境中傳播,從而促進病毒進入人體。
另外,針對塑膠的食材包裝的研究,李宥萱說明,最大的重點是要了解塑膠微粒對人體有何影響,可以知道人體在代謝的過程中,是否能有效排除、清除塑膠微粒。她表示,「目前雖有少數動物實驗的研究證據提到,塑膠微粒可能與動物的消化道發炎、細菌感染或擾亂內分泌等問題有關,但目前並沒有整合一個較具系統性的完整評估研究,這也是未來研究需持續發展的方向。」
塑膠微粒等於塑化劑?
李宥萱也表示,許多人會誤以為塑膠微粒等於塑化劑,其實不然,塑膠微粒是以「粒子」的型態進入於生物體內,「雖然粒子上可能吸附環境中的其他物質,產生更高的危害風險,但這與塑膠製品中釋出的塑化劑完全不同。」
而塑化劑種類甚多,是一種工業上常用的添加劑,「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其能干擾生物內分泌系統。」她指出,由於PVC製品往往添加塑化劑和各種金屬原料,使用風險最高的為3號塑膠聚氯⼄烯(PVC)。
最後,李宥萱提醒,許多資訊可能會提到「人在每天或每週會吃掉多少量的塑膠微粒」,但目前科學研究仍尚未完全了解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影響。她強調,研究在評估塑膠微粒、奈米塑膠對人類的健康風險上,可用的數據仍然非常有限。
邱惠雯也表示,目前塑膠微粒研究仍有瓶頸,需要做完整的毒理學試驗(例如進⾏不同暴露途徑和不同期限的分析),才能確定塑膠顆粒的健康影響,也需要分析塑膠顆粒在活體中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毒性作用和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