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 原汁原味的台灣人情

宗教文化

沒有參與過遶境的人,或許認為這是電視媒體上狂熱的宗教活動;但若實際走過一遭,用雙腳踏在土地上感受人情,也許你也會忍不住著迷,沉浸於台灣特有的樸實與熱情。

每年農曆3月,台灣各地媽祖廟為了慶祝媽祖誕辰,展開一連串熱鬧的慶祝活動,如大甲媽祖遶境、白沙屯媽祖進香、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遶境等。而台中的大甲鎮瀾宮原為今日的大甲區、外埔區、大安區、后里區53庄的信仰中心,隨著近年規模越來越大,更受到Discovery頻道譽為全球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3月瘋媽祖」的信仰風潮,展現出台灣人對媽祖的濃烈情感,大甲媽祖之遶境進香具有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及典範性等特色,2008年由台中縣政府(縣市合併前)登錄為「民俗」類文化資產;2010年由文化部指定為重要民俗。長年開辦的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以下簡稱文化節),也藉由多元性質的文化藝術展演,吸引民眾參與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

註:台中縣政府自2003年舉辦「台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2010年縣市合併後擴大為「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

讓藝術留下那一瞬間的真實感受

今年文化節14場系列活動集中在2月、4月及5月,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陳佳君說明,以前都說還沒過元宵,不算過完年,所以元宵當天有很多熱鬧的慶祝活動,至於農曆3月23日是媽祖的誕辰,「所以我們對應傳統社會的習俗與生活,在這兩大節日邀請大家來逗熱鬧。」

而系列活動分別結合台中12間富具歷史的宮廟舉辦,則是呼應過往的生活習慣。「廟宇是民眾的心靈寄託,也是農耕之餘的聚會場所,有人潮聚集便衍生出表演娛樂,像落地掃、布袋戲、捏麵人等傳統藝術與飲食都是從廟埕發跡,我們希望這些在地的常民文化能傳承給下一代年輕人,所以邀請歷史悠久的媽祖宮廟一同辦理,讓大眾認識不同地區的媽祖信仰。」陳佳君表示。

像是第一場次的新社九庄媽,文化局邀請街頭藝人做酬神藝,為民眾影像速寫。陳佳君認為,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展演與民眾互動,幫助文化傳承更貼近生活,「我想以後這個孩子就會對當年參加九庄媽遶境很有印象。」

打破框架 親身體會土地的真與美

為了彌平年輕人對傳統民俗不熟悉的距離感,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也籌辦展演活動及講座分享,喚起新一代青年對地方文化的熱忱。例如今年4月9日,文化局邀請《寶島神很大》主持人王俊傑(YouTuber香蕉)與台文系副教授林茂賢合辦《大仙拚小仙》講座,分享媽祖的歷史文化及出巡禁忌等,經由專業學者解說,讓民眾了解媽祖遶境現場為什麼會出現神童團、莊儀團等祕辛,感受民俗文化形成的生命力。

不只表演形式推陳出新,文化局也希望帶動早期民俗場域的性別觀念與時俱進,像是設置哺乳室,或是顧及女性如廁需求,提供需要的衛生用品等。陳佳君表示,「這除了翻轉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也是破除女性生理期期間不能進入宮廟的禁忌,這是性平意識在傳統宗教的一大突破與進步。」

種種讓人耳目一新的作為,都是希望讓民眾有興趣投入,以欣賞的眼光接觸、體驗台灣風俗民情,不再用刻板印象想像宗教儀式,進一步培養年輕世代的興趣。

而參與大甲媽祖遶境10年以上的陳佳君,也分享幾年前遇到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每年都跟著媽祖遶境走完全程,原來他曾經生過一場大病,在母親向媽祖祈求平安後,他順利痊癒了。「這位男孩的故事是很多人的縮影,許多人都是來向媽祖還願,帶著慈愛和善的心,祝福身邊的人。」陳佳君動容地說:「跟著媽祖走一兩天會發現台灣真的很美麗,沿路家戶都會備妥飲料、毛巾等,讓遶境的人自由取用,你會感受到人跟人之間不再那麼陌生,而是充滿信任。」

媽祖遶境活動憑藉民間自發性而逐年茁壯,文化節則透過不同的角度與方法,傳遞與保留民俗資產、轉變社會觀點。跟著媽祖遶一圈,認識台灣的潮流、熱情、無私,就能親身體會女神的無邊魅力。

有神無廟的新社九庄媽

系列活動第一場次的新社九庄媽,有特殊的「有神無廟」傳統。據聞,是新社以前有名樟腦工人在工作躲雨時發現一尊淋濕的媽祖神像,他將媽祖神像請回放到自己的庄頭,漸漸演變成新社九個庄頭擲筊輪流供奉媽祖。

本文轉載自《漾台中》。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