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揚清與金控董總一場餐會 曝露台灣Pay為何慘輸

行動支付

­今年5月,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才透露,才剛上路的Apple Pay信用卡綁卡數就已近70萬張,相較之下台灣行動支付公司推出的「台灣Pay」上路7個月後,綁卡數僅4萬多張,他也透露,到3月底台灣各式行動支付刷了30.2億元。

這時,外界才驚覺台灣金融監理單位自己主導行動支付成績竟然如此慘不忍睹,更別說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在去年11月的時候說,已提出「電子化支付比率五年倍增計畫」,希望在2020年時,要將台灣電子化支付比率提升至52%。一位銀行高層忍不住吐槽,「李主委說台灣各式行動支付刷了30.2億元,但台灣一年刷卡總金額約2兆元,行動支付占比千分之1.5,如何4年內到52%?」

台灣金融業界有個公開的秘密,任何創新業務除了問過金管會,另一個大門檻就是財金資訊公司,也就是央行的子公司。

本土版pay,兩年前啟動

一位金控高層透露,年初某一天,央行、金管會與國內各大金控公司董總的例行性聯誼餐會上,由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趙揚清代表央行,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代表主委李瑞倉出席,「趙董事長現場對所有金控業者說,我沒說可以做的東西(行動支付、區塊鏈),你們不要輕舉妄動,我說可以了,你們再去做。」

這段話,印證在台灣的行動支付進程恰恰好,原來台灣行動支付公司推本土版行動支付抗衡洋槍洋砲的ApplePay、SamsungPay不是才7個月前的事情,而早自2014年底就開始了,該年12月,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對外宣告通過VISA與Mastercard兩大國際信用卡組織的驗證的「金流信任服務管理平台(Payment Service Provider, TSM)」完成,民眾可向台北富邦銀行等18家、金融機構申請「行動金融卡」或「手機信用卡」功能,開啟我國「行動支付」服務新紀元。

結果呢?去年8月,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再推出手機App應用程式「t wallet」,表示與 MasterCard 萬事達卡合作,凡是具備 NFC 功能的手機只需要下載App即可註冊使用HCE 行動支付消費,全台 26 間銀行的萬事達卡皆可適用。

財政幫掌舵,主導行動支付

去年底,台灣行動支付公司推出APP「t wallet」與包括台灣銀行、第一銀行等12家國銀聯手打出「台灣Pay」支付方式,號稱領先Apple Pay、Samsung Pay推出,若行動支付是一場100米跑步競賽,台灣監理機管自己的公司早已比蘋果、三星先跑了2年,為何成績如此淒慘?!

先別說5月初李瑞倉被質詢當天,台上的金管會及央行官員僅一半的人用過行動支付。先來看台灣行動支付公司是怎麼回事?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是由央行百分百持股的財金資訊公司轉投資,兩家公司的董事長都由趙揚清擔任,已超過65歲的趙揚清出身自財政部國庫署。沒錯,就是像王榮周、李述德、張秀蓮、蔡慶年一樣,當過國庫署署長就會「恰好」出任公股事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而且,趙揚清也「恰好」是政大財政幫。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的同仁沒有問題,他們內部對行動支付做了很多的研究,但央行的立場、財金公司的立場一開始就不想做行動支付,但又要假裝去推動才是真正的問題。」一名金控高層毫不客氣的批評說。

影響貨幣量,失業率提高

他指出,台灣財金資訊的公司標示出現在每台提款機上,只要跨行轉帳,都要繳一筆手續費給財金資訊公司,行動支付將減少跨行轉帳的行為,財金公司面對行動支付時代,第一個委外研究不是行動支付創造多少便利,而是請資策會研究行動支付的成長將使得財金公司每年損失多少手續費。「一種先除弊,再興利的心態。」

「更跨張的是,央行內部委外研究,認為行動支付將會降低實際上的貨幣供給,按照經濟學理論,貨幣供給降低將導致失業率升高,因此央行對行動支付的看法也是非常的保守。」一名銀行業高層說。

「你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他們做行動支付會輸給外國的吧,因為最大的阻礙就是監理機關。」他悲觀估計,到2020年台灣的電子化支付比率真能提升至52%的話,應該9成來自於Apple Pay等國際業者的貢獻,絕對不是來自於「台灣pay」的貢獻。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