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腦袋,經常被拿來和電腦做比較。電腦是個運算的機器,人腦是個更複雜的運算機制。電腦用位元儲存龐大資訊,人腦則是透過神經突觸,以及許多連科學家也尚未開發的 結構,儲存我們一生的資訊。
然而,除此之外,人腦還有一個地方,跟電腦的應用方式很像,那就是電腦只做人類輸入指令的事。而我們人類每天的行動,也是依靠著大腦的思考下決策,而大腦思考的源頭,便 是依賴人類(包括自己和別人)輸入指令。
若掌握輸入指令的祕訣,那麼不僅人生可以過得更正面積極,也可以在從事不同行業,特別是做業務工作時,更能事半功倍。
請給我一個理由
說人腦和電腦很像,但畢竟有一個根本性的不同,人腦有情感,而電腦則只是機器。因為有情感,所以我們做任何事,絕對都需要「理由」。
機器人掃地、運算或上前線打戰,只需要命令,就算原始指令下錯了,機器人也一樣不問對錯去執行命令。但人類做的每件事,就算只是躺下來休息,也需要理由。躺下來休息是因為累了?因為覺得無聊?還是只是純粹因為想放鬆一下?
簡單的事,只需要簡單的理由;但複雜的事,就需要更複雜的理由。而人們無法做更複雜的事,往往就是因為沒有足夠說服自己的理由。
好比說,要當老闆,這件事很難很複雜,算了,還是當個小小員工比較簡單。要成為億萬富翁,要懂好多學問,要接洽好多人,太麻煩了,算了,還是領薪水聽命令做事比較簡單。 可以說,一個人成就高低的關鍵,跟是否願意提升自己,做更複雜、更困難的事有關。而這就需要「理由」,甚至當我們挑戰更高境界時,我們需要的是「動機」,而動機就是來自於問句。 若有可能,每個人都很會找理由的,不信我們找一天去小學課堂上旁觀。當有小朋友遲到了,老師問為什麼遲到?就連不滿十歲的小朋友,也都能找出各種相關的理由,什麼肚子痛啦!媽媽生病啦!鬧鐘壞掉……等等都有。
如果連小朋友都如此,成人們的理由就更多了,老闆問員工為何上班遲到了?什麼交通事故、接到親戚病危通知、路上日行一善幫老太太過馬路……等,只要給個問題,他們就會「創造」出答案。可以說,人腦的設計就是你問什麼,腦袋就回答什麼,所以答案就在問題裡。
因此,任何場合,我們想要改變一個人(包括自己)往正向發展,首先就是要針對大腦,輸入正向的問題。
像是前面那個例子,老闆問員工為何上班遲到?問題是「遲到」,所以答案就是「遲到」。老闆希望員工常常遲到 嗎?若不希望,那問題就必須是「不要遲到」,因此老闆就該 問員工:「你應該怎麼做,以後才能不遲到?」於是員工就會 回答,下次早點出門、晚上早點睡……等等。
輸入指令變了,員工大腦的思維方式就會變,行為模式也會跟著變。
如果老闆問一個問題,員工會想各種理由回答,當我們問自己問題,我們的大腦也會想各種理由回答。例如問對方,你為何那麼胖?對方就會講一堆自我安慰的理由,因為遺傳、因 為生長的環境、因為體質就是這樣……
現在我們懂得問法了,就該反問要怎樣變苗條?那麼對方就會去找變苗條的方法。所以如果學生考試成績不太好,要該 問下次怎樣可以考好?而不要問考壞的理由。
特別是業務銷售東西,不要執著於客戶為何不買,不要每次被拒絕就自我否定,否定到後來就離職不想幹了。這種人多半不是被業務工作打敗,而是被自己的「問題」所打敗。
業務應該要問的問題是:「客戶為何要跟我買?」
我們不強迫客戶給理由,但反倒我們自己要先替客戶想好 理由,並且要寫出至少五十個。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會介紹「問句銷售法」。在此,我 們先繼續來談談生活層面的問句人生改善法。
問出更多的理由
前面提到,假如要幫客戶找出買東西的理由,就要寫出至少五十個理由。為什麼要寫五十個?為何不能一個理由就好? 因為做每件事都需要理由,如果事情比較大、比較困難,那就 需要更多的理由支撐。
就好比你追求一個女孩子,那個女孩子為何要跟你交往? 總不能只有單一一個理由吧?若只因為一個理由(例如你很帥、你很有錢),這樣的理由都太薄弱了,兩人交往的基礎也就會變得淺薄。
我們要成就任何一件事,也就必須要很多個理由。 可以想像在一道極淺的溪流上,擱淺著一艘獨木舟,靠著原本的水量,無法移動獨木舟分毫,但若是隨著降雨或者其他 支流的溪水導入,讓水量越來越大,終於那艘獨木舟會被水撐起來,然後往下流沖去。
原本溪水的水量,只是單一的理由,但是當水量變多,也 就是理由夠多時,就會帶來改變的力量。而論其源頭,其實就 是一個個單一的理由,由此可見理由很重要。
男女朋友為什麼會分手?一定是先有分手的理由,而這些理由不是單一個,一定是日積月累很多的問題所累積而成的。 然而這些理由怎麼來的?說來矛盾。其實,我們要維繫一段情 感跟摧毀一段情感,可能所基於的元素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問 法不同,結果就大大不同。
男女朋友或者夫妻相處都是這樣,當妻子問先生:「你為什麼會不喜歡我?」
先生說:「我哪有不喜歡你?」 妻子說:「有啦有啦!我一定有缺點啦!你說吧!」 於是先生就說啦:「你的缺點就是懶散、不顧家、愛無理取鬧、愛亂買東西……」 然後一邊條列著,一邊先生自己就想著,還真的呢!以前沒特別注意,現在越想就發現妻子缺點越多。到最後,這個妻子的缺點簡直多到爆,多到先生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為何會娶她?
所以男女朋友分手或夫妻離婚,其實就是大家將焦點集中在負面因素上,越想越痛苦,問出負面問題,得到許多負面答案,終究造成必須分手。
這種負面影響力可以應用在任何地方,公司員工離職率高,一定是那些員工找到離開的理由;做生意客戶都留不住, 因為客戶找到不買你產品的理由。
推動事情發展的理由不會只有一個,我們可以想像,有一張桌子,如果只有桌子中央有一根柱腳,感覺這張桌子一推就倒。如果後來多加一根,再加一根,最後再一根,有了四隻腳後的桌子,就不會再被推倒了。
但即使這樣,桌子還是可能被壓垮,因此桌腳越多越好, 當有了十幾二十根腳時,這張桌子就算地震被屋垮壓住,還是 能屹立不搖。
同理,我們要一件事情「穩固」,就要多問問題,增加其被支撐的理由。例如賣東西給客戶,要問出對方心目中對產品 的優點,不斷的問「還有呢」?問多了,理由越多,客戶就對 產品愛不釋手,非買不可了。
對自己也是一樣,我為什麼一定會變有錢人?因為我有理想抱負。還有呢?因為我做人誠懇,身邊有很多朋友。還有呢?因為我認識一群願意幫助年輕人的老闆。還有呢?因為我 有個賢內助,她會襄助我成為有錢人。還有呢……
問到後來,連你自己都深信不疑,自己一定會變有錢人, 就像那張擁有十幾隻桌腳的桌子,你對成功的信念,已經屹立不搖。
用問句影響身邊的人
一個成功的人,不論是變成一個企業家,變成一個偉大的政治人物,或者變成某個領域令人尊敬的學者,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有影響力的人。每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人,就會對他們感到敬佩,願意聽從他們的建議做事。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所有這些成功的人,也是從娘胎出生,然後經歷過嬰孩、少年、青年階段成長,除了宗教神話以及古老皇族,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是一出生就擁有被尊敬的特質,這些人也是經歷過年少不經事、思想淺薄的階段。
到底具體來說,他們是在人生的哪個關鍵轉折點,開始 變得讓人尊敬呢?答案一定是當他們「開始說服自己」那一刻起。就好比前面說過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從什麼時候變成一號人物,有人追隨的呢?當然絕不是成為皇帝後,也絕不是在開疆擴土與蒙古兵對抗階段,早在那之前,甚至早在他少年時代,當他「想像」自己是個領導人時,他就已經是一號人物,是個被追隨的人了。
當少年朱元璋小小的身影就可以影響人,我們若身為成人,該如何在日常生活影響別人呢?
舉個例子。有一天,我和幾個友人傍晚搭車想上陽明山泡溫泉,原本大夥興高采烈的,突然間風雲變色,下起了滂沱大雨。一下子,大家的遊興都被沖淡了,甚至覺得有種被困住的感覺。此時開始有人講話,他問:「為什麼這種天氣,我們還得折磨自己上山?」
這問題徹底讓整輛車子裡的氣氛更為消沉,因為那個問題,導引大家去想著為什麼要折磨自己,然後越想就越消沉。 想著自己明明本來可以在溫暖的客廳裡,一邊蹺著二郎腿一邊看電視,為何現在要被困在這窄小的車子裡?連原本個性比較 開朗的朋友,此時也開始臭著臉,滿臉不高興地看著被雨打濕的山路。
這時候,我該怎麼發揮影響力呢?如果此時我用正面問句,有沒有用呢?
好比說:「大家不要心浮氣躁,讓我們好好想一想,該怎樣快點上山,趕快去泡溫泉,不就沒事了嗎?下雨天沒關係 啦!不是說風雨生信心嗎?」
這時候我完全用的是正面話語,也都是用正面的問句。但是結果有用嗎?我一看車內,每個人仍是意興闌珊的,受到外頭大雨所影響,個個無精打采,連開車的那位朋友也鐵著臉不 說話,感覺上他似乎正在想,乾脆把車開回頭算了。
這是為什麼呢?前面不是說問句可以影響行動嗎? 是的,問句影響行動,但是問句的強度,來自於內心的認同度。因此,當大家內心沒有意願時,光是問大家該如何更快上山,也就是問HOW,是不夠力的。
此時,我改變了問法,我說:「下雨的確很討厭,但是大 家不妨想一想,我們當初為何想要出來泡溫泉,我們都不是一 時興起才想要泡溫泉的吧?我們想想,我們認真回想一下,為 什麼要來泡溫泉,這次的溫泉之約有什麼好處?」
經我這麼一問,有人想起來了,說:「我們這次出來泡溫泉,就是想要聯絡兄弟間的感情的,怎麼那麼輕易就被雨打壞 心情呢?」
另一個朋友接著說:「對啊!當初不是說天氣漸漸冷了, 這時候泡溫泉最舒服了嗎?」
又有人說:「平常泡溫泉可能都要排隊,但是今天肯定遊客變少,不是正好可以讓大家泡得更舒服嗎?」
此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於是漸漸又轉變心情,很期待 上山了,甚至懷疑剛剛怎麼會輕易被滂沱大雨就打壞了遊興,雨天泡溫泉多棒啊!還可以跟朋友炫耀呢!在這之後,再來討 論怎樣可以更快上山,大家的興致就來了,當天晚上也真的有了一個愉快難忘的回憶。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可以透過問句影響別人,就算是生活中小小的事也一樣。
記得, 先問WHY再問HOW,就能變成堅強的問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