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北京收緊對存儲境內大量數據的訪問權限,摩根士丹利(簡稱大摩)正在將200多位技術開發人員遷出中國。
200多名員工調至香港和新加坡
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表示,這些員工佔摩根士丹利中國技術人員的三分之一以上,他們主要轉移到香港和新加坡,已經完成多數轉調工作。
摩根士丹利留在中國員工開始建立獨立的中國系統,以遵守當地法規。消息人士表示,隨著該投資銀行徹底修改處理客戶記錄的亞洲戰略,新的基礎設施可能耗資數億美元,將與傳統的全球平台不相容。
大摩採取上述重大舉措,是因為華爾街銀行需要遵守中國限制敏感信息向中國境外傳輸的新法律:數據安全法。隨著習近平政府加強對數據的控制,數據是與美國競爭的關鍵戰場,各行業的國際公司被迫重新評估它們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營運方式,摩根士丹利的代表拒絕置評。
數據安全法使國際公司營運充滿挑戰
該銀行進行員工調動之際,西方與中國之間緊張關係加劇,導致國際公司保持警惕,避免捲入北京打擊國家安全威脅的案件,中國當局今年還多次突擊搜查外國諮詢公司。
新的數據安全法規不僅影響國際銀行在中國的科技基礎設施,也使它們的業務營運充滿挑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監管機關須遵守相關法律要求和批准,才會允許數據跨境傳輸。
自2021年中國通過2項新法律,進一步加強數據安全以來,國際公司一直關注信息隔離問題。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表示,許多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建立境內中心,將中國數據保留在國內,作為全球業務的一部分,這增加成本,也阻礙總公司對中國業務的管理。
國際公司在中國建立封閉資訊系統
該地區最大的金融公司遊說團體亞洲金融市場協會(ASIFMA)表示,日趨嚴格和不明確的規則可能會使國際機構的營運複雜,因為它們無法利用集中基礎設施的優勢。
摩根士丹利以前利用當時低成本的基礎和本地人才庫,在上海建立一支規模龐大的技術團隊,以支持中國和全球業務,它還在印度和世界其他地區設有技術中心。
消息人士表示,為了重新開始,該銀行將建立獨立的技術系統,隨著時間推移,將針對大摩中國的期貨、衍生金融商品和資產管理業務量身訂做獨立封閉的系統。
高盛加快中國資訊系統的建置
高盛集團也為中國境內業務運行單獨的系統,在中國沒有全球或區域團隊。知情人士指出,過去2年,該公司加快資訊系統建設,在從合資企業轉變為100%控股公司的過程中,為遵守新法律,跨境信息流動設置多重障礙。高盛發言人同樣拒絕置評。
瑞銀集團在中國的3處據點約有600名後台員工,為全球和中國業務提供支持。這家瑞士銀行還有單獨的伺服器,將中國數據保存在境內,與海外業務區隔開來,瑞銀也拒絕置評。
《華爾街日報》今年5月份報導,在2022年9月,北京給在中國運營的公司6個月的時間提出申請文件,然後才允許將一些當地生成的數據傳輸到境外。
北京建立數據治理系統
這一道命令引發各公司紛紛審查其數據處理方法,成本高昂。北京網信辦2月末表示,亞馬遜、摩根大通和福斯汽車等48家國內外公司已提交政府審查申請,而蘋果和西門子等140 家公司正在準備文件。
過去6年裡,北京建立數據治理系統,利用資訊系統加強對訊息與數據的控制,特別是那些它認為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信息。法律專家表示,監管制度增加企業的合規成本,並促使更多國際公司在當地儲存數據並調整業務方針。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高級副會長馬古利斯表示,新法規迫使國際公司將中國市場銷售的某些產品與其它全球產品脫鉤。在某些情況下,公司不會將一些最新技術帶到中國,因為數據法務環境過於複雜且成本高昂。
公司須先申請核准,才能傳輸跨境數據
根據9月份實施的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營運商(為電信、國防、能源和金融等行業處理數據的電信公司)必須通過互聯網監管機構的安全審查,然後才能將用戶的個人數據傳輸到國外。
需要接受這類審查的組織包括處理100萬人或以上數據的組織,以及向境外傳輸至少10萬人個人數據或1萬人或以上的敏感個人信息的組織。
上述數據安全法的範圍覆蓋所有行業,例如中國和外國的航空公司和銀行,都會受到這些規定的影響,因為它們與海外同業分享客戶的敏感數據以經營國際旅行業務,以及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