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失業大軍超過2200萬 北大學者:年輕人失業率上看46.5%

中國議題

北京打擊民營部門、外國直接投資暴跌,促使青年失業率創歷史新高,而6月份約有1200萬中國大學生畢業生離開校園,立刻面臨民企就業機會大門關閉,按照北大學者的公式估算,每2個畢業生就有1人失業。

《彭博》估計中國青年失業大軍逾2200萬人

中國官方公布6月份青年失業率21.3%創歷史新高,幾乎為疫情前的2倍,幾乎是美國的3倍,遠高於歐元區的14%。

但是由於官方數字僅包括積極尋找工作的青年,有些經濟學家表示,未就業、未接受教育或培訓的年輕人可能要高得多。

《彭博》報導估計失業的Z世代比官方數據顯示的還要多,估計至少有2200萬。《財新網》引述北京大學副教授張丹丹研究指出,如果將約1600萬名躺平、啃老、「全職兒女」等不工作者均視為失業,中國3月份青年實際失業率最高上看46.5%,遠高於官方公佈的19.7%。

北大學者:中國1600萬青年躺平、啃老

根據張丹丹報告,今年3月以後中國的技工就業市場其實有改善。因此,3月以來青年失業率上升便反映普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市場,而從具體資料可知,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市場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

文章指出,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3月資料,中國城鎮的16至24歲人口共約9600萬人。勞動人口占1/3即3200萬人,但其中630萬人被列為失業;其餘2/3即6400萬人為非勞動人口,其中4800萬人為在校生,剩下1600萬人為大多選擇躺平、啃老而不工作的非在校生。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舉出實際的例子,去年夏天,應屆畢業生Glonee Zhang(暱稱小張)在深圳一家鋰電池公司找到工作時,對他寄予厚望,現在,就像超過五分之一的中國年輕人一樣,他失業了。

中國經濟仍以製造業為主

作為進入解封時代職場的英語專業學生,小張認為「疫情的結束將帶來光明的未來」。豈料,6個月後,公司銷售額銳減10%,他和公司400名應屆畢業生中有一半被解僱,現在小張靠打零工過日子。

摩根士丹利駐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Robin Xing對《日經亞洲》表示,「多年來,中國擴大大學家數,但中國仍然是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基礎的經濟體。」

「這是結構性的問題,經濟規模很大,它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但中國需要時間才能成為像日本、南韓和美國那樣更先進的經濟體,美日韓有更專業的服務主導創造就業機會。」Robin Xing分析。

北大核物理博士應聘城管

隨著大學、碩士、博士文憑貶值,美國媒體《財星》(Fortune)一篇文章指出,Z世代畢業生擔心自己的文憑變成一張「白紙」,Z世代指的是1997年起到現在出生的26歲以下青年。

2022年中國求職圈熱議的新聞是,北京大學原子核子物理女博士王夢珍成功應聘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城管職缺,跟她一起的還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海歸碩士,和一眾名校大學生,高學歷低就證明高學歷確實越來越不值錢了。

此外,中國官方還怪罪有些青年不願吃苦,才會失業。眾所周知,中國的工作文化是出了名的嚴厲,也讓一些高學歷菁英卻步。特別是科技業與互聯網公司以「996」工作文化而聞名:從上午 9:00 工作到晚上 9:00,每週工作六天。有些中國青年甚至放棄職業生涯,從事外賣等低薪體力勞動,擺脫艱苦的「996」辦公室。

Z世代畢業生擔心文憑淪為「白紙」

習近平主席多次呼籲青年捲起袖子,樹立愛國艱苦奮鬥的精神,鼓勵年輕人吃苦,青年要像先祖一樣復興民族,這需要不懈努力與奮鬥。

但縱觀中國青年文化,月光族選擇躺平,不願吃痛苦的午餐,民企職缺大減,更是加深中國青年族群的幻滅感。

中國畢業生在社交媒體上傳「倒在地上,或扔掉文憑、學士帽、燃燒紙張」等照片,年輕人藉此嘲諷自己浪費時間和金錢念大學、碩士、博士了。

有些老闆不錄用應屆的畢業生

據報導,有些老闆不錄用應屆的畢業生,因為他們擔心中國3年長期封鎖導致大學生無法獲得重要的技能和工作經驗。

「他們說我是新手,用面試官的話來說,我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驗。」在找工作的 22 歲畢業生 Connie Xu6月稍早告訴香港《南華早報》。

精通社交媒體的年輕人想出幾個新詞彙來形容現狀與心理的苦悶,例如有些青年願意「躺平」,指青年僅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來維持生存度日,拒絕社會期望。另一群青年當「月光族」,年輕人寧願薪資花在小確幸商品上,也不要勞累工作存錢,成為4不族群: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要孩子。

本周一,中國國家規劃機構表示,希望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交通、水利、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先進製造業和農業等領域的國家項目。

北京最新立場在向民營企業遞出橄欖枝

專家認為北京最新立場在向民營企業遞出橄欖枝,但是他們認為這不代表政策轉向,民營部門依然必須屈服共產黨的要求。

民企的高薪工作一直是許多中國大學畢業生的首要目標。根據亞洲開發銀行6月份的報告,年齡在16歲至24歲之間的城市就業人員中,有6成在民企工作。

但民企職缺暴跌,不只是因北京監管打壓,也是由於西方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提供搶手工作的外國私營企業也大幅縮減業務規模。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淨額跌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在北京加強監管之前,科技和教培業是大學生尋求高薪工作最嚮往的行業。 中國求職平台獵聘發布的就業調查顯示,2019年,超過80%的教育工作者年齡在35歲以下,超過90%擁有學士或碩士學位。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