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在今(2023)年8月17日正式發布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將規劃從2026年會計年度開始分三階段適用準則,未來投資人就可以在所有上市櫃公司年報上看到企業永續揭露準則的相關資訊,且揭露時間與財報一致;加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在今年10月開始,要求企業必須提交出口產品碳含量報告,引發企業界面臨「碳焦慮」。
企業迎來「碳焦慮」,六大上市櫃企業聯誼會協辦論壇響應
凱基證券與IR Trust 6日主辦「2023年全球ESG轉型脈動論壇」,首度聚集中菁會、磐石會、億載會、港都會、義雲會以及桃園企業聯合會等六大上市櫃公司企業家聯誼會一同協辦,現場吸引超過300家上市櫃公司董總及高層、百位以上的專業機構投資法人出席。
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表示,凱基證券在今年3月已在董事會轄下、成立永續委員會,希望從透過董事會的決策層級,從上而下推動永續政策。
受邀出席的中華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駱秉寬也指出,隨著金管會已於8月17日公布將從2026~2028年將分三階段逐步適用IFRS永續揭露準則,但他也觀察,目前企業在推動永續經營政策時仍面臨許多跳戰,包括公司欠缺ESG人才、組織內缺乏永續文化、永續行動觀念不足、上市櫃公司擔心成本太高等問題。
萬國法律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認為,ESG已經不是倡議而是行動,相關承諾與義務具有法律責任,目前的時機點對於企業主要有2大跳戰,一是營運面的挑戰,二則是法規遵循面的挑戰。
黃帥升指出,全球國際的目標落在2025年達到零碳排,但究竟具體要怎麼做呢?他認為,有90%都要由企業來進行減碳,只有10%透過碳權交易;其中最重要還牽涉綠電購買問題,但現在綠電面臨搶不到的問題,儘管政府目前已有碳權交易所,但期望未來應成立綠電交易平台,對於企業來說才能更實際;另外,企業未來在法規遵循的挑戰也可能面臨氣候變遷訴訟。
(更多新聞/為什麼台灣還沒有企業揪團成功買綠電?)
企業面臨買不到綠電窘境,更憂心台灣政策與國際無法接軌
義雲會會長、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指出,國際上目前已知的是課徵「碳稅」,台灣則是收「碳費」,這兩者到時候能不能達到接軌,有待於未來政府進行談判,以維持產業的競爭力,「只要政府政策出來,相信台灣企業具有韌性、應變能力強;但政策必須跟國際一致接軌,如此一來產業才能因應。」
黃聰榮也指出,早在多年前,巧新科技就已經著手準備ESG議題,包括客戶及供應商一同要求,因此ESG腳步走得比其他產業快,但是目前經過盤查出來,電費碳排量仍占整體碳排的3分之2以上,成為當前最大的解決問題;他也強調:「NO EGS,NO MONEY」,期勉企業共同努力。
桃園企業聯合會理事長、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也在會中表示,穩懋多年前因應客戶要求,早在2012年就開始做碳足跡盤查工作,儘管半導體業在因應ESG議題,應該是產業當中算是做得比較好,但依舊面臨問題,例如,企業面臨買不到綠電的窘境;再者,企業也比較擔心的是,歐盟邊境開始調節碳稅,究竟跟台灣要扣的碳費能不能相抵?「如果不行的話,台灣企業就會面臨扣了碳費,到了歐洲又要被課碳稅,這個問題相當嚴重。」
杜綉珍:電力碳排數不減反升,應該盡速改善
中菁會代表、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也呼應,根據環保署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業界確實在碳排放做了努力,因此碳排放數字有所降低,但是在電力發電方面,碳排放卻是往上升的情況,她直言:「企業努力了半死,只要電力沒有改善,尤其台中有火力發電廠,等於台中人是用肺,發電給大家用!」
另外,由於台灣碳權交易所目前採用「碳費先行」和自願減量,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不同。杜綉珍也說,希望政府釋出更明確的碳盤查數據標準,統一一致性的標準,她說,企業不希望再度上演過去面臨雙重課稅的問題,呼籲政府應該儘速規劃與國際接軌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