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CBAM踏出第一步 明年鋼鐵、水泥等開始申報碳含量 小農仍無碳權可用

碳費

隨著全球關注氣候變遷及減碳需求的增加,台灣也逐步推動碳費徵收和碳權交易制度,以確保在國際市場上具備競爭力。經濟委員會今(23)日邀請環境部、經濟部等部會進行報告,聚焦碳費機制對國內產業的影響,以及政府應如何協助企業因應碳費政策。

會中,針對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權交易對小農的支持措施、以及台灣碳費標準是否過高等議題展開討論。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強調,未來將在碳排放管理、減量方法論、和跨部門協作上加快腳步,以因應全球減碳趨勢,並減少對國內產業的衝擊。並且對於高碳洩漏產業相當重要的CBAM施文真也透漏將參考歐盟作法,規劃將先從高碳洩漏產品(如鋼鐵、水泥等)之碳排放強度申報開始,預計明年跨出第一步。

台版CBAM預計明年跨出第一步

根據環境部報告,「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在全球 75 個實施碳定價國家或地區中,亞洲地區(如中國、韓國、新加坡等)都沒有實施,僅歐洲將在2026年實施、英國預計2027年上路。

關於台版CBAM是否有在做規劃,施文真表示,環境部於去年6月有討論過若實施台版CBAM需要那些事前跨部門準備工作。

他也透露,實施CBAM前提之一是知道進口產品的碳含量,以目前配合歐盟的申報試行的經驗觀察,其實國內許多業者在申報上遇到相當阻礙,尤其扣件業者,因此在申報上歐盟如何調整到不會被貿易對手國認為是貿易障礙,是第一點需要關注的。

從申報高碳洩漏產品碳含量開始

另外,施文真表示,對於國內高碳洩漏風險的行業,目前國內做法是其有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徵收排放量可以2折,該做法跟歐盟2005年開始有總量管制跟交易後,先行實施製造業有免費一定比例配額,而非先走邊境調整措施是相同的,也就是先讓國內受衝擊產業有個過渡調整期。

施文真表示,環境部有與水泥業、石化業等討論相關議題,該等產業也反應台版CBAM對他們很重要,因此除了目前規劃在收費排碳量上讓他有先打2折外,將會跟財政部、經濟部討論,於明年先從高碳洩漏產品(如鋼鐵、水泥等)之碳排放強度申報開始,進行台版CBAM的第一步,要求進口業者提出相關資料,後續才有辦法繼續推動CBAM。

CBAM是指實施碳定價的國家或地區,將進口產品的碳排量與境內同類別的產品互相比較,並使進口產品與境內產品的排碳成本一致,以避免大量高碳排產品輸入造成「碳洩漏」情形的一種制度。

碳交所上路但小農們仍無碳權可用

國民黨立委謝衣鳳關注碳權交易對小農的利益,詢問對此環境部有無給予協助。他指出,碳權交易所已經正式啟動,結果相關農民都無法申請碳權。

對此,施文真回應,目前碳交所上架的碳權以2015年之後的抵換專案為主,但這些專案更偏向針對製造業;此外,由於自願減量方案的資本與技術投入較大,因此依據現行規定,個人無法申請,必須透過政府機關或團體法人,例如農民團體等。

另外,施文真強調,取得碳權的前提是要有合適的減量方法論,但目前針對土壤碳匯的減量方法尚未確立,並且減量方法論也希望能與國際對標,這樣產出的碳權價格跟環境完整性會較高,他表示,環境部將會跟農業部加快腳步合作,制定這些方法論,供給農民使用,以確保台灣的碳權在市場上的價格和環境完整性更具競爭力。

台碳費標準整體高於日韓?環境部:制度不同,難以比較

民進黨邱議瑩表示,工總認為台灣碳費收費標準整體高出日、韓,恐影響產業競爭力,環境部則不以為然,要求環境部進一步解釋。

經濟部在費率公布時表示,優惠費率B訂定100元/每公噸,明顯較日韓更高;並認為韓國實施排放交易制度會提供業者免費配額,與我國碳費制度不同,因此不能比名目費價,要比實質碳價。(圖片來源/環境部)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回應,針對碳排放管制,日本方面,採取針對能源燃料的收費方式,例如進口的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對於這些能源的使用者徵收相關費用;韓國則實施的是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Cap-and-Trade),政府會設置一個全國性的碳排放總量上限,企業之間可以進行碳排放配額的交易。

台灣實施的是依據碳排放量徵收的方式,即按照企業或個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來收取費用。施文真表示,各國的政策和制度有所不同,因此難以直接比較其效果和影響。

邱議瑩也問及,環境部表示,2030年一般費率會隨世界趨勢逐步提高,優惠費率是否也會逐步調漲。

施文真表示,碳費審議會建議,優惠費率也要調漲,但是調漲幅度並不會與一般費率一樣,仍希望一般與優惠方案之間差距拉大,增加更多減碳誘因;至於確切調整百分比,環境部暫時未有定案,「也不好常常動費率」,每2年才會檢討一次。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