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慧(AI)在各領域的應用已成為熱門話題,然而,當我們談論AI時,焦點往往集中於生產效率提升、醫療進步或社交媒體的個人化推送,而忽略了它在生態保育上的巨大可能性。
動物辨識與數據分析的突破
AI在生態保育領域的應用之一是動物辨識與監測。以英國的Squirrel Agent系統為例,這套由Genysys Engine開發的AI工具,能以97%的準確率區分紅松鼠與灰松鼠,並藉此控制餵食器,讓紅松鼠獲得食物,而灰松鼠則被導向含避孕劑的食物。該系統的試驗結果顯示,AI技術能有效減少人力成本,提升紅松鼠的存活機會,挽救因灰松鼠的競爭與病毒傳播而瀕臨滅絕的英國紅松鼠。
台灣在生態保育上也有成功應用AI技術的經驗。為了保護瀕臨絕種的石虎,由中興大學與深度學習新創公司DT42合作開發的AI系統,可在不到半秒內偵測到石虎並發出警告聲響,成功地阻止石虎進入車道。在此一系統安裝後,該路段未再發生任何石虎路殺事故。這些案例表明,AI的即時反應能力與精準辨識,已成為生物保育的強大助力。
AI增強公眾參與與數據收集
AI不僅能提升保育效率,也能增強公眾參與和數據收集。例如,美國HappyWhale平台結合AI與群眾外包,利用鯨魚尾鰭的獨特紋路進行辨識,並追蹤其全球活動軌跡。這項技術不僅強化了鯨魚保育研究,也讓一般民眾能以貢獻照片的方式參與科學研究,大幅提高可用於鯨魚保育工作的數據量。
此外,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發的Merlin Bird ID應用程式,利用AI辨識鳥類的外觀與叫聲,並與全球最大鳥類聲音數據庫結合。這些數據不僅支持科學研究,也能即時顯示鳥類族群數量的變化,為保育政策提供可靠依據。公眾參與所產生的龐大數據,也成為AI學習與進步的基礎,形成一個有助於生態保育和公眾參與的正向循環。
AI在生態危機中的貢獻
AI的另一個重要應用是快速應對生態危機。例如,2020年澳洲森林大火後,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簡稱WWF)與Google合作,利用AI平台Wildlife Insights分析超過700萬張照片,迅速辨識150多種動物,協助決策者及時做出保育行動。例如,對於失去大量棲地的瀕危物種如大滑翔鼠,這些數據是用於快速部署人工巢箱的重要依據。
同樣地,在台灣,AI系統不僅成功保護石虎,還開始擴展至其他瀕危物種,如中國鼬獾和白鼻心。AI超高效率的數據處理能力,無疑為應對突發生態危機爭取了更多的寶貴時間。
台灣的挑戰與機會
儘管AI在生態保育上的應用成果豐碩,但台灣在推動這類技術時仍面臨挑戰。首先,缺乏基礎設施限制了AI技術的擴大應用。例如,台灣石虎棲息地多位於苗栗偏遠農村,無法普及雲端技術,因此需要依賴邊緣運算設備如NVIDIA Jetson TX2,以便進行即時偵測與處理。
其次,公眾對AI技術的了解與支持程度不高。AI應用如石虎保護案,透過公共媒體的報導,成功吸引政府與公眾關注,甚至引發立法討論。然而,如何讓更多人認識AI的潛力,並參與保育行動,仍是關乎成敗的關鍵因素。
另一方面,台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強大的科技基礎,是推動AI保育應用的理想地點。未來,台灣可考慮建立跨國合作,參考英國與澳洲等地的成功經驗,將AI技術擴展至更多物種與地區。
全球視角:科技如何形塑未來保育
從全球視角來看,AI正在改變保育的方式。這些技術不僅提高研究效率,也使得保育行動更加精準且具成本效益。同時,AI的應用拓展了公眾參與的可能性,讓更多人關注並投入生態保育。
然而,AI的應用也需格外謹慎。例如,某些技術可能因噪音或其他形式對野生動物造成干擾,如Furbinator 3000在驅趕狐狸與獾時引發的爭議。未來,我們應在技術開發與應用中納入更多倫理考量,確保AI的使用符合生態平衡的要求。
AI在生態保育領域的應用,是科技與自然協同進化的典範。無論是辨識石虎的即時反應系統,還是追蹤鯨魚蹤跡的數據平台,這些技術都展示了AI在保育行動中的潛力。然而,技術本身並非萬靈丹,其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並整合公眾參與、政府政策與科學研究。
此外,台灣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據點,擁有推動AI保育應用的巨大潛力。政府應加速立法,並提供資金支持研究與技術推廣,讓AI保育計畫涵蓋更多瀕危物種及其棲地。同時,公眾教育亦至關重要,應透過媒體與教育系統強化對AI技術與保育重要性的宣導,促進全民參與,從而使保育行動更加全面且持久。
更重要的是,AI在生態保育方面的成功應用經驗,可以作為科技與自然相輔相成的例證,而非將AI視為人類控制自然的工具。我們有理由相信,若能以負責任的方式推動技術進步,不僅能改變保育的現狀,還將為生態保育開創全新的未來,讓自然與科技和諧共生,真正實現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