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決心於今天宣布對其他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措施,說他會在1天之內簽署行政命令。川普這個舉措有可能開啟貿易戰爭的全新戰線。根據法新社報導,川普於2024年總統選戰期間曾承諾:「以眼還眼,以關稅還關稅,稅率相同。」
川普今天在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發表談話時表示,他有可能於今天稍晚或明天上午簽署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白宮發言人李維特證實,此舉預計會在印度總理莫迪訪美前公布,並強調對等關稅是川普長期堅持的核心經貿理念。此決策不僅對美國與印度、泰國等亞洲國家的經貿關係造成影響,也引發歐美盟友的擔憂與反彈。
對等關稅,影響印度與亞洲市場
川普強調,凡是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的國家,美國將施以對等關稅。路透社報導,莫迪政府已提前準備削減部分產業的關稅,以避免與美國爆發貿易衝突。根據彭博報導,經濟學家認為,這場新的貿易戰可能會使亞洲成為主要戰場,其中印度與泰國最容易受到波及。
分析指出,印度與泰國對美國的平均關稅遠高於美國對這些國家的關稅,因此更容易成為對等關稅的目標。野村控股報告指出,許多亞洲新興市場對美國的出口商品徵收較高關稅,這可能導致川普政府在未來進一步擴大關稅範圍。摩根士丹利分析師Chetan Ahya表示,若美國執行對等關稅,印度與泰國的商品關稅恐增加4至6個百分點,進一步影響兩國與美國的經貿往來。
此外,印度已經在與美方協商增加美國能源、國防設備及飛機的採購,以換取關稅豁免;泰國則考慮進一步進口美國乙烷及農產品,以減少經貿衝擊。
歐美反應不一,盟友態度分歧
歐洲與北美各國對川普的關稅政策反應不一。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巴黎人工智慧峰會上表示,將在未來數周內與美國政府協商,強調這些「不可接受」的關稅將對全球貿易帶來負面影響,並誓言若必要將採取「堅定且明確」的回應。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表態,若美國對歐盟徵收不合理關稅,歐盟將採取「堅決且適當」的反制措施。歐洲各國貿易部長計劃於本週召開會議,商討對應策略。墨西哥則呼籲川普勿破壞北美地區的貿易與經濟平衡,並警告美墨貿易關係可能受影響。
此外,川普於12日正式簽署兩項法令,自3月12日起對進口鋼鐵及鋁材徵收25%關稅,不提供任何國家豁免。加拿大作為美國鋼鋁的主要供應國,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而日本、韓國及巴西則被剝奪了先前獲得的鋼鐵與鋁產品關稅豁免權。
川普貿易戰升級,恐引發全球市場震盪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遠比其第一任期更具侵略性。2024年,川普競選連任時曾承諾美國將進入「新黃金時代」,並矢言削減貿易逆差。然而,根據美國官方數據,2024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至9200億美元,比2023年成長17%,促使川普採取更強硬的關稅政策。
在川普政府的壓力下,一些國家正試圖加強與美國的經貿談判,以爭取關稅豁免。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的發言人表示,英國將與美國密切合作,確保英美貿易關係穩定。韓國代理總統崔相默則強調,韓國將透過外交途徑減少對韓國企業的不確定性,並尋求與美方建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
然而,美國國內企業對川普的關稅政策表達不安。福特汽車執行長吉姆·法利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汽車製造業成本增加,並可能對電動車產業造成嚴重衝擊。此外,川普政府還計劃對半導體、汽車及製藥產業徵收新一輪關稅,這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的壓力。
美國針對中國,貿易戰加碼
與此同時,川普也將目標對準中國。根據最新消息,美國已決定自周二起,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徵10%的關稅,進一步升高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川普指控中國企業利用墨西哥的免稅政策,將中國鋁材透過墨西哥轉運至美國,以規避關稅。這一指控可能促使美國對墨西哥的經濟政策施加更大壓力。
過去,川普在2017年至2021年的第一任期內,已對鋼鐵與鋁材分別徵收25%與10%的關稅,但後來部分措施被民主黨政府推翻。如今,川普重新推動高關稅政策,可能引發歐美盟國的強烈反制。
此外,澳洲也面臨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近日與川普通話,川普承諾將考慮給予澳洲關稅豁免。澳洲財長查爾默斯表示,政府將全力爭取豁免,而不是準備報復性措施。他強調,澳洲與美國擁有密切的國防與外交關係,美方應考慮雙邊利益。
全球經濟影響待觀察
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目前仍充滿不確定性。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正積極與華府協商,試圖避免遭受關稅衝擊。歐美各國的反應將成為觀察後續發展的重要指標,而亞洲經濟體則需應對潛在的貿易衝突風險。
隨著川普政府進一步推動貿易保護主義,全球貿易格局恐將發生重大變化,未來幾週內,各國政府與企業將密切關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影響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