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已逾百日的蔡英文政府和林全內閣,啟人疑竇的事件點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多。
總統選前各方批評質疑國民黨八年施政,甚至高度懷疑有貪瀆內幕的許多案件,在蔡英文總統上台之後的這三個月以來,不但未見行政體系內部對這些前朝飽受詬病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檢討改善,反而各部會是在新的改革議題上屢遭挫敗,進而讓小英與林全內閣的支持度與不滿意度逐漸惡化。
三次地方鄉鎮市長補選的接連落敗不是巧合,而是國民黨復辟勢力逐漸與民進黨主客易位,試圖複製以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實現。
令人高度懷疑的是,相較於2000年與2004的總統勝選時的兩黨緊張,完全執政的蔡英文與林全,卻遲遲未向黨內或外部傳達全面改革的啟動號角,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溝通協調卻議而不決的委員會,放任寶貴的執政時間迅速的流逝。
而且更奇怪的是,民進黨內上下,迄今未曾公開對改革步調延宕遲緩,不符支持民眾期待一事有異議之音。
擁有完全執政的優勢,卻遲遲未能主動進擊,蔡英文在顧忌什麼,等待什麼,或是擔心什麼?
如果講這些日子以來的一些蛛絲馬跡拼湊起來,再把格局從台灣內部抽離到亞太格局,或許可以讓我們多少明白一些蔡總統當前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假改革真拖延,穩固兩岸關係
首先,中國政局的撲朔迷離應該是蔡英文最在意也最放不下心的一點。
從北京政壇上釋放的忽左忽右消息,不只是讓整個世界關注中國下一個階段的政治發展,也是習近平用以平衡內部各方勢力的兩手策略。
依照目前檯面上的公開資訊研判,不論明年十九大之後北京政府的政策是向左或是向右,對已經精心佈局大權在握的習近平而言,維持現況將不會是習近平在下一個任期階段的最佳選項。這個道理不只外部的各方明白,中國內部的保守與改革勢力更是明白。因此在十九大之前,中國政壇各方角力的重點,將會是蓄意製造或刻意放大影響中國政壇風向的單一事件。
從這個角度回到台灣政局,蔡英文在中國明年十九大之前的最適選擇,是盡量不給中國保守派有任何牽制施壓習近平,迫使習近平採取對台強硬立場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選前年金改革是蔡英文與林全團隊針對台灣政府財政窘況所提出的診斷,卻在選後不得不演一齣「假改革,真拖延」的戲碼。
不只如此,在針對雄三飛彈誤射洩密,國防部電展室遭留學中國的女上尉入侵事件上,蔡英文政府的應對都異常低調。對蔡英文而言,現階段如果把軍公教逼到角落,難保軍公教當中立場傾中的國民黨舊屬不會蓄意或受命製造放大影響兩岸局勢的突發事件,在中國政壇的這個拐點上,這是不容出現的黑天鵝。
也因此,國民黨明白蔡英文想要極力穩住兩岸局勢的優先需求,在這個北京與台北政治上的隱性勾結對弈當中,將會是國民黨不可多得的重振時機。
國民黨欲重振聲勢,小英做好準備?
日前傳出國民黨海外代表將在9月4日的全代會提案開除王金平黨籍的消息之後,王金平旋即在隔日主動表達婉拒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立場。而且面對下周末即將舉行的軍公教反年金改革大遊行,國民黨陣營無不配合陸客來台減少等等議題炒作,意圖藉此作為重振凝聚國民黨勢力的新起點。顯然一個與中國保守勢力同步,增加中國對台施壓機會的整體策略,最能符合中國國民黨當前的利益。
但是這一切看在美國眼中,顯然無法接受極端化的中國國民黨可能做出傷害美國在西太平洋戰略利益的衝動之舉。於是主動拋出兆豐金紐約分行涉及洗錢的爆點,這和當初美方主動提供陳水扁海外帳戶資料給馬英九政府同出一轍,都是為了牽制台灣走向極端化的政治立場。同時也是測試蔡英文政府在上任百日之際,對黨政軍情檢調系統的掌握能力,以作為美國在面對中國即將來臨的重大變局布局依據。
蔡英文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局?9月4日的國民黨全代會將是個關鍵。熟悉博弈賽局與談判的蔡英文,應該明白這一局是不完全訊息賽局的後手優勢。特別是在兆豐金案件資料在握之後,蔡英文政府更有本錢好整以暇的付出支持度下降的代價,願意用執政百日的時間去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