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0,頂著滾燙艷陽,像自己家辦喜事一樣,我滿心歡喜參加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大典。
台灣首位女總統一出場就表現不俗。她的演講稿不唱高調,文字優美,溫柔有力,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充滿自信,具體而微標示出新政府的改革清單。我帶大家一起回憶其中一小段:
台灣首位女總統的「改革清單」
「未來的路並不好走,台灣需要一個正面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我的責任就是領導這個新政府。
我們的年金制度,如果不改,就會破產。
我們僵化的教育制度,已經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
我們的能源與資源十分有限,我們的經濟缺乏動能,舊的代工模式已經面臨瓶頸,整個國家極需要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的人口結構急速老化,長照體系卻尚未健全。
我們的人口出生率持續低落,完善的托育制度卻始終遙遙無期。
我們環境汙染問題仍然嚴重。
我們國家的財政並不樂觀。
我們的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
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困擾著所有家庭。
我們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
我們的社會安全網還是有很多破洞。
最重要的,我要特別強調,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
她的字字句句言猶在耳。但過去這3個多月來,我及身邊朋友「期待台灣會變好」的夢想不斷破滅,我的心也不斷往下沈……
CEO要「扛起來」,不要「跳下來」
新政府執政百日,大家希望執政者拿出一切有為法;但目前為止,內閣官員總說些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東西。小英的就職演說堪稱經典,但最會解決問題的官員在哪裡?
林全接受採訪說,CE0在高處,底下有各部門經理及主管,如果他每次都要跳下來會變成廠長。我想,今天如果換作是柯P,他會説我「扛起來」;但到了林全變成「跳下來」。
是「跳下來」?還是「扛起來」?境界的確有別,但態度決定高度,從這樣的小地方,也可看出政治人物格局的高低。
他還說,現在經濟、勞動部對勞資爭議作協調,過程如果需要幫忙,行政院會協助。可是,「協助」和「勇於承擔」的心情是不同的,他用「協助」這兩個字,代表「這不是我的事」。
要求「獨董」性格濃厚的官員,要捲起袖子、帶領士農工商撩落去,似乎太勉強。但林全對政策研究在行,對財金領域專精,那應該是「政策王」了,也找來他的舊同僚、同學、同好入閣來幫他,而且都在第一時間就到任,為什麼3個多月來,拿不出立即可行的財經政策呢?
林全説,關鍵問題是台灣需要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才能帶來長期的經濟發展,政府可以做些努力來緩和一下,重點還是要看長期。
眼前台灣出口衰退連十七黑,情況比金融海嘯更慘烈。這幾年下來,經濟環境持續惡化,各行各業都舉步維艱。大家期待小英上台能帶來新氣象,但現在卻是看她「M領導」:「悶」著頭開會、「慢」慢來決策,再加上一位「看長期」的閣揆,這是在磨人民的耐性嗎?
「M領導」考驗人民耐性
林全用財政部長許虞哲、國發會主委陳添枝、金管會主委丁克華、駐WTO大使朱敬一,能帶來什麼新氣象?林全希望各部會首長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這代表現在坐在位子上的人,包括他找來的財經閣員,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有人說,在「大總統」的憲政體制下,我們非常有主見的小英總統,總是忍不住對閣揆指手劃腳,林全已經是最可以配合的閣揆了。
在我看來,林全雖然最了解小英想法,但兩人打的算盤似乎不太一致。內閣缺乏接地氣的鐵腕施政,整體看起來Nice、溫柔、沒聲音。但不改革、不換董總、不當壞人,身段當然優雅。離開時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離開後依然有無數民間企業「獨董」等著他,但改革無力、施政無成,四年後小英自己買單。
飯店常見閣員宴請媒體,官員只求媒體不要再駡了,但台灣的問題依舊存在,小英的民調就持續下探。
看到前國民黨副總統吳敦義舊屬,在財經所屬單位臥薪嚐膽、在官股金融機構著墨甚深,在林全「做好、做滿」的原則下,莫不額首稱慶,稱小英英明,是全民總統。這些林全不在意的事,已經造成小英政權「鈣質流失」。
對小英來説,或許林全做等於自己做;但對人民來說,林全做等於沒人做。站在高處的CEO,是不會有很強的決心要完成艱難的任務的,是吧?林全本來就沒有爭取要當院長的,是大家期待他舉出超過他能力格局範圍的重量!
今年是總統民選20周年紀念。再這樣下去,我很擔心,小英可能成為第一個沒有連任的民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