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台灣大學慶齡創業育成中心,開啟學術機構創新育成中心的第一槍,希望可以藉由學校硬體資源結合專業知識協助企業的發展。經過將近20年,育成中心有達到當時設立的初衷嗎?
根據監察院的調查報告指出,部分大學的育成中心成效不彰,彰師範、高師範、國北教、中教大在2014年於協助中小企業取得政府獎項或認證件數、協助企業取得專利等研發成果件數、協助育成企業技術移轉件數等層面均掛零;國北教、中教大也無任何產學合作的成績。
施顏祥成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
1990年代後期,台灣政治與經濟紛擾不斷,外有中國的文攻武嚇,飛彈危機籠罩台灣,內有國票案等金融機構擠兌風波,中小企業日益出走。1996年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的施顏祥,正式成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宣稱育成中心就像「孵蛋器」,可以孕育創業的中小企業成長茁壯,對促進工商繁榮扮演重要角色。時至今日,全台有130所,並以大專院校類型的數量最多,有93間,占了近8成。
目前,育成中心協助的產業領域以資訊和電子業為最大宗,約占3成,其次是機械與電機業,然後是生物科技業。不過,台灣的產業結構已經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包括電信、通訊業、蓬勃的醫療產業,人文相關的教育、文化、藝術與觀光休閒業等,加總起來卻不到1成,是否意味中小企業育成中心的方向未趕上時代的腳步?
服務業育成中心為何難以發展?
報告引述前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的論點,「有些學校因發展性質屬藝術文創類,於審查過程中較吃虧,一方面審查機制當中設有許多指標,曾有藝術文創類的學校反應相關指標較難凸顯學校特色。」由於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以「有形」的製造業見長,政治大學副研發長蔡瑞煌也說,「創業與產業升級不能僅賴產品研發,惟指標過度強調工業、製造業、高科技產業、生技產業等『硬實力』,而不耕耘商業、服務業、資通訊化服務業等『軟實力』。」
中小企業處處長葉雲龍表示,創新育成中心的轉型其實一直都在進行,但台灣的服務業都偏向內需型產業,必須要做出明顯的差異,才能有所成長,「如果扶植、協助部分廠商,就等於是『左手打右手』,會讓國內廠商的競爭更加白熱化,除非大家要一起把餅做大。」品牌區隔來自於創意,如果育成中心只著重技術發展,以研發、專利、技轉為績效指標,關心是否有實質的金額產出,就很難提供學生一個可以發想創意的空間。
定位不明是最大問題
2015年中小企業處補助高達73所大學育成中心,每一所平均分得219萬元,可說杯水車薪,所以各中心只好東拼西湊,尋找補助。賴杉桂在報告中提到:「補助經費扮演引導、誘因機制的作用,而得到補助學校的高度支持與重視,為育成中心營運成功與否之關鍵。」
審視育成中心申請的計畫,來自教育部、科技部、經濟部,甚至有文化部、客委會與原民會等,琳琅滿目,造成補助政策有定位不清的疑慮,這些零零總總的計畫,包括國內中小企業或初創企業之技術、法律或市場拓展等協助,或鼓勵青年創業、創新,為了滿足各種需求,缺乏核心目標就容易失去定位。
「企業創新」的氛圍如火如荼,只是國家財政困窘,如果沒有那麼多經費投入在大學育成中心,應該考慮在產業及目標方面的重分配,不必著重於理工、科技等產業,並且協助各中心找出自己的定位。新政府上台,諸如這類老生常談卻始終沒有革新的制度,有必要進行「換腦」行動。
新年度的補助,蔡政府不應該再扮演散財童子,以為多多益善就是好事,而是要集中國家資源,針對資源稀缺的學校及產業,以培養專業菁英做為向前目標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