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800度近視雷射後發現白內障...該做「屈光白內障手術」嗎?眼科醫師解析

醫療技術

53歲的陳先生近視800度,從事機械工程工作30多年,每天使用電腦超過12小時。3年前接受雷射近視手術後恢復良好,也擺脫戴了數十年的眼鏡。不過幾年後,陳先生發現自己看電腦螢幕越來越霧茫茫,就醫後發現是水晶體混濁阻擋導致視力0.4,確診為白內障......

陳先生上網搜尋資訊發現,年紀大面臨水晶體老化混濁的問題與雷射近視手術角膜弧度改變問題並沒有關聯,水晶體老化混濁問題仍建議接受白內障手術。「但網路資訊看到,白內障術後可能需再次戴回眼鏡,這樣雷射手術不是白做了,該怎麼辦?」

究竟像陳先生這樣的案例是否需要做白內障手術?新型的屈光白內障手術和傳統的差在哪?哪個好?

什麼是屈光白內障手術?

根據Google搜尋相關議題,有高達212萬筆的討論聲量,顯示患者對於術後裸視與否的在意程度相當高。陳先生的主治醫師中壢大學眼科診所院長林鴻源表示,「許多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患者就是想擺脫眼鏡,因此很在乎屈光白內障手術後是否需配戴眼鏡,高度近視患者也是如此。」

不過,什麼是屈光白內障手術?

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治醫師林浤裕先解釋,屈光白內障手術是將混濁水晶體取出,再植入新的人工水晶體藉以改善視力。

林浤裕表示,過去治療僅能在手術前測量患者的屈光度數,「由於混濁的水晶體尚未移除,因此在量測時有可能會發生度數的落差,未能掌握患者的真視力;而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及高度近視患者,則分別因角膜弧度改變、眼軸長度拉長,導致術前測量準確性較差。」

針對「術中即時測量科技」技術,林鴻源解釋,這項技術結合點、線、面全方位科技提升屈光白內障手術治療品質,「以單點無害雷射光進入眼球,經生物辨識影像引導系統提供術前規劃,線性串聯術中即時測量全眼的球鏡度數、柱鏡度數及軸位方向等關鍵數據;最後,再透過全面大數據演算,提供精準的治療建議。」

林鴻源表示,許多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患者就是想擺脫眼鏡,因此很在乎屈光白內障手術後是否需配戴眼鏡。(攝影/陳稚華)

屈光白內障手術v.s傳統白內障手術...哪個好?

除了術中即時測量技術,屈光白內障手術跟傳統白內障手術還有哪些差別?

林浤裕指出,「傳統和屈光白內障手術都能解決患者白內障的問題,但傳統手術無法解決散光、近視、遠視問題,屈光手術可以!」

且根據調查,傳統白內障手術因測量有誤差,即便用了最貴的人工水晶體,術後卻仍可能看不清楚,若視力未達標還可能需要第2次的手術,術後不滿意的人數高達6-7成。「而根據215名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後才接受屈光白內障手術患者研究中顯示,相對傳統術前測量,術中即時測量科技的術後滿意度提升約5成。」林浤裕表示。

雖然選擇不同人工水晶體材質、度數、單焦或多焦等各式不同功能性,有助於矯正術後視力狀況,「但測量病患度數的精準性,仍是影響屈光白內障手術後視力清晰度的重要關鍵之一。」林鴻源補充。

所幸,由醫師處得知透過新的術中即時測量科技,可以提高測量屈光度數精準性,大幅提升術後毋須配戴眼鏡的機率,陳先生接受了屈光白內障手術術後,視力恢復1.0,更讓他直呼「重回裸視的感覺真好!」

術中即時測量技術。(圖片來源/林鴻源醫師提供

高度近視者提早開刀能避免白內障嗎?

問到若年輕時就有高度近視,提早開刀會避免白內障的發生嗎?

林浤裕表示,高度近視做雷射只是矯正度數而已,但是對白內障發生的風險還是在,「其實還是可以從一般的預防保健做起,包括少看3C、戴抗藍光眼鏡、戴太陽眼鏡防紫外線、吃葉黃素等。」

林浤裕也提醒,高度近視患者易出現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眼底出血等疾病,「若條件允許,應盡早做手術,避免手術難度和風險增加;且避免白內障發生後,掩蓋眼部其他嚴重疾病,造成不良後果。」

高度近視容易合併白內障等眼睛病變。(圖片來源/林浤裕醫師提供

至於要如何避免白內障發生?

林鴻源建議可以間斷使用電腦3C產品,「每用20-3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5分鐘,這5分鐘裡可以『看遠』讓眼睛放鬆或是『閉眼』讓眼睛滋潤。」才不會讓藍光傷害黃斑部,提早讓白內障發生。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