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起針落,繡線在布料上雕琢出精緻的圖樣,線的疏密之間,寫下的是她們的光陰歲月;經緯交織,木織機臺規律地響起碰撞聲,梭子在蠶絲線中穿進穿出,在經線之中,以梭代筆,將色彩一一刻入畫面之中,譜寫出她們的生命故事。
文化部今年公告六位新科人間國寶,其中設籍臺中的有刺繡技藝保存者劉千韶藝師與緙絲技藝保存者黃蘭葉藝師,分別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統工藝審議會審議通過,登錄為「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她們數十年在工藝上的耕耘,也延續了臺灣傳統工藝的故事。
劉千韶──千絲譜寫的刺繡人生
從事刺繡已經有46年的劉千韶老師,自年少時便進到大屯公司從事和服刺繡,問起緣由,她笑說:「其實一開始還是希望能夠繼續讀書的。」但在家庭經濟壓力與父母的勸說下,進入公司,拿起針線,卻也為人生寫下新頁。
刺繡的針法千變萬化,所呈現的瑰麗世界值得令人探究,也因此讓她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後來花時間精進刺繡技法,研究線材變化,甚至代表公司到日本進行技術交流,而一針一線之間,也為劉老師的技藝奠定了基礎。
隨著市場環境改變,也讓劉老師決定回歸家庭照顧孩子,但是她仍沒有放下這一門技藝,轉而將重心移至技藝傳承,在當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的邀請下,開設刺繡研習班,劉老師解釋:「其實講『傳承』是比較好聽,但我比較喜歡的說法是,我希望能把今生學會的技藝,傳授給想學、有興趣學的人。」
絕不妥協,悟出生命寫照
授課至今將近29年,劉老師堅持刺繡必須從傳統針法開始,唯有打好基礎,每一針一線都精準到位,才能繡出美麗的作品,也才能因應時代去做創新及挑戰。
「所以我上課很嚴格,如果有一針不行,我就會把繡線剪掉。」劉老師笑著表示,對美感的堅持,讓她每一針都不馬虎,剪掉的繡線不知凡幾,透過反覆練習、多方嘗試,也才能累積經驗,成就好的技術。
從輪廓繡、盤金繡、長短針繡、結粒繡、緞面繡等繡法,劉老師如數家珍,而她也透過每一幅作品,盡可能呈現不同繡法,讓每一種技法展現在針線之間。至於未來的規劃,劉老師希望能透過影像畫面,將各式針法集結成冊,讓每一個人在摸索時,能夠按圖索驥,也為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寫下總結。
「刺繡就像人生,很繁瑣,但要不厭其煩。」劉老師笑著說,手上的動作卻依然流暢,穿針引線一氣呵成,針起針落,在布面下雋刻色彩,也同樣記錄下她的璀璨年華。
黃蘭葉──通經斷緯的緙絲風華
投入緙絲工藝40多年,談起一路走來的堅持,黃蘭葉老師不諱言地說:「其實我沒有刻意做人生規劃,都是身邊的團隊在推動我,作為母親是孩子在推,作為老闆是員工在支持。」
黃老師在年輕時進入以刺繡與和服織造為主的大屯公司,跟著日本老師學習緙絲工藝,後來擔任廠長,為支援人力空缺,經常接觸不同流程的作業,從染線、整經、紡緯線、上織臺到完成,每一個步驟她都下足功夫,慢慢鑽研,她也笑著說:「所以常有人問,為什麼緙絲作業這麼多流程,我能夠一手包辦,其實就是在公司上班點點滴滴的累積。」
也因此當市場環境逐漸沒落,公司負責人詢問她是否願意接下公司,黃老師在考慮社會成本及人事等因素後,決定擔下責任,帶領團隊繼續經營。一路走來,也度過了25個年頭,而作為目前臺灣唯一從事緙絲工藝的團隊經營者,她認為,只有進入市場,有產業作為支撐,傳統工藝才能夠延續下去。
不願認輸,面對每個挑戰
「市場是充滿挑戰的,我喜歡挑戰,這也是我喜歡產業的原因。」黃老師認為,市場千變萬化,產品必須跟生活結合,同時也擁有發揮創意的空間,每一幅作品,從線材挑選到技法呈現,不同的組合也有著不同的故事。
走進黃老師位在地下1樓的工作室,繽紛的繡線、數百簍的圖稿填滿櫃子,無一不述說著這些年的光陰歲月。「現在應該只有我有整套的設備。」黃老師一一介紹工具,小小的工作室卻包含了緙絲染織繡中好幾個流程,而桌上的作品每一幅都有其奧妙之處,像是以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的林玉山〈蓮池〉為原稿,在黃老師的設計下,將畫作局部拆解,織成一席茶席,連在水面下的荷葉也若隱若現,甚至連落款也如出一轍,令人驚嘆。
談及工藝傳承,黃老師則坦言,開設研習課的契機,其實便是產業的人才問題,「但是只要年輕人肯學,我就教他們技術,不藏私。」黃老師說,而她也分別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及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班授課,培養年輕人團隊。
「其實60歲算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因為我的孩子跟我說要接、要傳承。」黃老師說,緙絲工藝不同於3年4個月的師徒制,需要更多時間培養,「我曾跟兒子、學生說,老師再陪你們20年的時間,這20年盡力灌溉,看你們自己怎麼成長,剩下的就看你們的了。」
一寸緙絲一寸金,造就的不僅是傳統工藝的傳承,也記錄了黃老師人生的所思所想。人生自在不拘泥,她秉持著惜緣惜福的心態,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安安靜靜的畫圖,欣賞作品,每一天活在那個當下,一切隨緣。」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