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後能遶境、生活回歸?台大公衛專家:「血清調查」有助解封後風險評估

武漢肺炎

國內疫情趨緩,從昨天開始境內也全面解封,不過國際疫情仍嚴峻。截至昨(7)日止,全球累計6,873,363例確診,分布於187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1,951,906例、巴西646,420例、俄羅斯458,689例、英國284,868例及西班牙241,310例為多;病例中398,921例死亡,以美國111,246例、英國40,465例、巴西35,026例、義大利33,846例及法國29,142例為多。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也在今日舉辦「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抗COVID-19疫情說明會」,說明COVID-19血清盛行率調查、國際疫情解封趨勢,也邀請到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局長張耀懋,說明嘉義市抗COVID-19防疫策略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學院院長詹長權在記者會一開始就先澄清表示,「我們不是在檢測現在的感染,而是所感染過的,跟大家講的快篩、普篩不一樣。」

台大公衛:「血清調查」有助解封後風險評估

詹長權先解釋,血清學檢查是在血液中尋找抗體,「如果在人的身體上發現抗體意味著先前已經感染過,抗體是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質, 使用血清學測試的調查稱為血清盛行率調查。」他指出,國際間正在進行的COVID-19的血清盛行率調查,包括大規模地理調查、社區調查,和針對特定族群的小規模調查。

詹長權指出,通過COVID-19的血清盛行率調查可以了解已感染的總人數,包括最重要的無症狀感染及之前誤判為陰性的感染者調查,並且可以幫助估計尚未感染的人口數量。「以及追蹤在整個群體中感染隨時間推移的進展情況,判斷被感染後抗體在人體內的持續時間,以了解族群免疫及抗體免疫力持續狀況。」

此外,他還提到血清盛行率調查對COVID-19的個人化疾病風險從個人、家戶到社區,能提供未來族群精準防疫的參考,並幫助未來的公共衛生和醫療照護在疫苗、治療藥物及照護能量需求計劃的研擬;以及提供部署台灣境外解封國際新冠肺炎檢疫互惠原則下實證的參考。

那麼血清學檢查「陽性」結果代表什麼? 

詹長權解釋,代表一個人曾經感染了SARSCoV-2,其身體的免疫系統在過去的某個時候對病毒做出了反應。「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感染產生反應時,人們就會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在先前感染者的血液中發現,無論他們是否有疾病病徵或症狀。」他也表示,在體內首次出現症狀後,可能需要1-2週才會產生抗體,「由於感染 SARS-CoV-2後,通常需要大約1週的時間才會出現症狀,而抗體在感染後約2-3週可能會形成。這意味著血清學檢測可能無法檢測到當前的SARS-CoV-2感染,因此不應用於診斷當前的COVID-19。」

若血清學檢查「陰性」結果又代表什麼? 

詹長權指出,陰性血清學檢查結果有多種含義,因此解釋某人對這些結果的作用至關重要,在解釋上要非常謹慎。「有時血清學檢查結果為陰性意味著該人未被感染,但這也可能意味著發生了感染,但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抗體,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產生抗體(感染後可能需要1-2週才會產生)。」

為何調查「血清盛行率」很重要?

詹長權進一步提到大規模地理血清盛行率調查,他指出,美國各地正在進行這個調查,首先關注的是受COVID-19 嚴重影響的地區,例如華盛頓州和紐約州,包括紐約市,大規模調查可能會對原本用於其他目的的其他血液樣本進行血清學檢測(例如常規膽固醇檢測)。 

詹長權指出,此調查使用去識別化的血液樣本,意味著被檢測者的身份和隱私得到保護。不過他也表示,這些調查的局限性在於被檢測者不一定代表該地區的人口。

至於社區血清盛行率調查與「大規模地理調查」相比,詹長權提到這些調查所覆蓋的區域較小,「他們從選定的地區採樣,並在此區域內以系統的方式選擇參與者,這樣可以測試更具代表性的人群,使結果可能適用於其他類似人群。美國CDC正在與州和郡的衛生部門合作,透過在各個社區的家庭中進行血清學檢測來了解有關COVID-19如何在社區中傳播的更多訊息。」

詹長權提到,英國、美國、義大利、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玻、 以色列、香港…..等地都有在做COVID-19血清盛行率調查。「抽血後可以用儀器來分析,有了這些調查後可以做群聚風險評估。」他強調。

解封後仍要小心再爆「群聚感染」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也指出,最近許多關於社交距離的實證研究紛紛發表,對於解封之後也可以做一個參考。

陳秀熙表示,因為經濟的理由所以大家想要很快解封,但這個疫情其實還沒完全過去。「目前全球解封指數來到1.17,快要可以解封,但目前醫療照護能量還是沒辦法負擔,所以仍然不能解封;目前台灣指數約0.05%,世界排名第8。」

他提到不同國家可以用不同解封指數,目前全球共54%國家解封指數<1,但仍要思考在經濟和解封之間取得平衡,也不能完全只看表面數字。他表示,紐約目前解封指數約為5仍處於緊繃的狀態,美國將來各州解封速度也都會不同。

陳秀熙表示,目前全球共54%國家解封指數<1,但仍要思考在經濟和解封之間取得平衡。(圖片來源/台大公衛學院提供)

至於伊朗跟利比亞,雖然解封指數過去都曾有進步的趨勢,看起來也都控制滿好的,但後來疫情仍再次爆發,「所以再爆發群聚感染的可能仍是有的,韓國和日本也是一樣的狀況,只是日本狀況比韓國稍好一些。」陳秀熙也指出,在疫情大流行結束之後,不斷會有一些新的群聚感染,在疫苗和藥物出現前,個人防護和保持社交距離還是很重要。

台大公衛專家提醒,再爆發群聚感染的可能仍是有的。(圖片來源/台大公衛學院提供)

遶境活動將展開...專家:佩戴口罩不能少

陳秀熙也指出,根據國際期刊《刺絡針》文章提到,維持社交距離可以降低82%的感染,但陳秀熙提醒,這個數字必須再把中國和非中國分開來看,「因為中國的文革式封城可以降低到97%感染,然而非中國的國家只有57%。」

而因應大甲媽遶境活動即將展開,陳秀熙也提醒,民眾若要參與遶境等宗教活動,一定要避免人與人近距離接觸或戴上口罩。他並以南非真實情況為例指出,南非在4月份爆發多起宗教集會與葬禮群聚感染事件,就是因當地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且習慣共飲共食、擁抱和吟唱,「吟唱大幅增加飛沫傳染的機會。」

陳秀熙提醒,宗教儀式固然重要且值得尊重,但若民眾真的有症狀或從境外回來,就不要再去參加,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尊敬和追思。

關於配戴口罩與感染的風險,陳秀熙舉義大利相關實驗結果為例,指出義大利日前利用配戴式隱藏式感應器腰帶,測試戴口罩與所帶來和旁人真正的社交距離的研究,並在人行道(寬163公分)實驗,分別為無配戴口罩、配戴醫療口罩、配戴自製口罩、配戴護目鏡及醫療口罩及配戴護目鏡及自製口罩5種情境。

陳秀熙指出,研究結果發現,有配戴醫療口罩或是DIY口罩的民眾,與其他路人保持的距離長達120公分,而未配戴醫療口罩或是DIY口罩的民眾反而較為靠近,行人之間距離僅59公分,「有戴口罩的民眾,反而比沒配戴的民眾維持2倍的距離。」陳秀熙表示,可見戴口罩還有視覺刺激可使社交距離增加。

義大利研究民眾配戴口罩所帶來的防疫效果,是因視覺刺激後而產生的社交距離。(圖片來源/台大公衛學院提供)

他也進一步指出全球抗體檢測結果,發現病毒變異性真的非常高,「從確診個案到醫護人員、家戶,可以看出整體而言血清變異非常大。」陳秀熙也提到,血清抗體調查不能只做一次,一定要持續追蹤,因為這些都會影響到疫苗的發展。

嘉市衛生局長抗疫關鍵:安民心

張耀懋也分享疫情這段期間嘉義市的基層防疫工作。

他提到,嘉義市醫療資源還包含嘉義縣、雲林縣等地的民眾,所以即便現已解封,嘉義市還沒拉下口罩、仍維持著社交距離。張耀懋表示,嘉義市在防疫一開始會很緊張,主要是因為4成民眾從雲林、嘉義來,「最困難的是安定民心,也是最重要的,尤其當初報導提到嘉義市出現第一例確診案例,大家都很緊張。」

張耀懋表示,為了安定民心,當初口罩開始大缺貨時,嘉義市就立即成立一個緊急醫事口罩平台,並下指令,如第一線診所口罩數不夠甚至得關診時可告知,由衛生局來盤點調度,並無條件補助至少2天的口罩量,讓基層診所勿因此關診。

至於在推動餐飲業者的防疫上,也出現知名蛋捲業者「你不戴我不賣」及民眾「你不戴我不買」,並輔導業者採用梅花座、隔板、警示線等作為,夜市攤販也加強輔導。

詹長權也強調,進出餐廳都要洗手、減少跟不確定的人接觸,對你我都好,台灣真正解封還是要等疫苗出現,才可以解除這些防疫規範。

陳秀熙提到,香港近期也拿SARS與這次肺炎病毒進行交叉研究,初步結論也得出有交叉反應但沒有保護作用,因此有再度流行爆發感染的可能性,台灣情況是否相同,也應進行相關研究。他也強調,「在解禁後,建議在公眾場合的社交距離仍要維持,政府的宣導抗疫要變成國民的養成習慣,臉部、鼻子都是高傳染,一定要經常洗手。」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