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日本歷史上總任期最長、連續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突然對外宣布因健康因素以為了避免自己因病情導致對國政的判斷失誤辭去首相職務。究竟是什麼樣的疾病將這位在日本政壇叱吒風雲多年依然屹立不搖的巨人擊倒呢?
據說安倍自17歲即被診斷患有有潰瘍性結腸炎,迄今長達48年,仍在和病魔搏鬥。西元2006年至2007年三倍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是日本首位二戰後出生的總理大臣、也是二戰後最年輕就任的首相,但僅做了一年,便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辭去首相一職,後來據說是因為ASACOL這個藥物的發明讓安倍在2012年東山再起再次擔任日本首相。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都是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其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據推測可能與基因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菌叢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慢性、反覆性的發炎;另外,飲食逐漸西化,高脂、高糖食物攝取較多、生活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
潰瘍性結腸炎以前認為是西方國家的疾病在亞洲很少見,在歐美的盛行率可高達每10萬人口有500人;在亞洲國家中,印度和日本之盛行率約每10萬人口有45人和20人,而在台灣的盛行率約每10萬人口有12人,每年新確診的個案約350人,且盛行率及發生率在台灣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大致來說,潰瘍性大腸炎因為還是被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過度的疾病,因此好發於年輕人身上,主要以20歲到40歲的成人為主,但其他年齡層的患者也都可見。在台灣,有家族史的病患,約佔2-3%,也不算少見。
潰瘍性結腸炎病灶的特徵是範圍侷限在大腸的連續性發炎,其中病灶很容易侵犯直腸,偶而也侵犯範圍也會影響到迴腸末端。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浸潤多在黏膜層,常常容易讓腸蠕動異常造成腹痛、水瀉甚至有營養不良或是體重減輕及發燒等症狀,如果發炎厲害侵犯到黏膜下層甚至會造成血便等情形;倘若長期持續發炎的結果還可能會造成腸壁纖維化、腸道的節段消失,甚至腸道縮短,而發炎後再生的黏膜則造成腸道內壁凹凸不平,形成「偽息肉」。再者,長期持續的發炎而沒有好好控制,腸黏膜也可能導致組織癌性病變。
此外,少部份患者合併有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虹膜炎、自體免疫肝炎或胰臟炎、皮膚變化,甚至發生硬化性膽管炎。潰瘍性大腸炎急性發作時,容易併發血便甚至休克,再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產生巨結腸症,甚至造成腸穿孔和破裂的風險;慢性發炎則易合併貧血,長期發炎則有產生癌症的可能。潰瘍性結腸炎在剛發病時,從症狀來看,很容易和一般的急性腸道感染、功能性腸胃障礙或大腸癌混淆,所以需要進一步檢查來做鑑別診斷。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抽血檢查、內視鏡及切片檢查還有影像學檢查來診斷。
一旦確診,醫師就會根據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度、侵犯的範圍、造成的臨床併發症及疾病的活動度(例如:腹瀉頻率、便血量、腹部絞痛情況及發燒或是內視鏡的嚴重度)來給予治療;治療的主要目標為疾病的緩解、預防可能的併發症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治療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腸道休息:急性期需要禁食給予靜脈點滴輸液及補充電解質
(2)飲食治療:在疾病緩解期,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在依個人營養狀況、疾病情形與食物引起腸胃道不適情形做調整,可採漸進式飲食,應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可多補充蔬果以及omega-3亦可以補充一些益生菌;但是在疾病急性期時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並先改以低渣飲食來改善臨床狀況。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
(3)藥物治療:包括抗發炎藥物5-ASA、類物醇類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
(4)手術治療:當患者狀況嚴重對內科藥物治療無效或是發生嚴重併發症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或是發生癌症時就需要手術介入治療。
(5)腸道微菌叢移植:潰瘍性結腸炎也被認為是腸道微菌叢失衡的疾病,因此愈來愈多的學者認為將健康者的腸道菌叢進行處理後,提取裡面的健康菌群,再將菌群移植到患有腸道疾病的患者體內,讓健康的菌群來改變腸道環境。雖然在台灣還沒有普遍應用在臨床上,但這將來或許是另一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妙方。
潰瘍性結腸炎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15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超過一般人的2倍,所以通常會建議發炎性腸道疾病罹病超過10年,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情況。
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疾病且屬於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為需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需好好控制才能維持病情穩定,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原文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方冠傑,本文轉載自《北醫附醫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