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今(6日)到立法院報告「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三期特別預算案」;雖稱「前瞻」計畫,但地球公民基金會認為,過去3年來的規劃,「前瞻性」不夠,一期預算高達2300億的前瞻應該更加進步,而非用在綁樁性質等用途。
交通建設不減碳反助長期排放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指出,前瞻計畫的目標開宗明義寫著,因應氣候變遷,促進台灣經濟、能源、交通轉型,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然而,卻鮮少在前瞻計畫中看到針對氣候變遷的規劃,太多計畫照本宣科,不僅未達減碳效果,還有助長排碳之實。
蔡中岳以軌道建設為例,目前推動的鐵道高架、地下化的政策中,不僅無法有效提高通勤效率,違背綠色運輸該有的減碳原則,還增加營運成本,更可能因為土地徵收破壞人民居住權。蔡中岳強調,攸關運輸上的調整,需要長時間的政策誘導與鼓勵才能改變,偏偏軌道建設在這期前瞻大幅刪減預算,因先前規劃的時程不如預期。
除此之外,前瞻更是編列約百億預算廣設停車場、道路闢建等計畫,是獨厚汽車,排擠單車和行人,更不用說此規劃與綠色運輸降低民眾使用私人運具的原則背道而馳。蔡中岳認為,台灣交通建設應該更前瞻。
綠委呼籲前瞻規劃2、30年後將面臨的問題
在能源的部分,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專員蔡佳昇表示,過去綠能建設的預算多用於離岸風力施工所需的港口以及沙崙科學城,但缺少節能投資與輔助綠能的設施。且外,今年綠能建設僅編列78億元,占第三期總預算的3%,其中攸關綠能技術與建設更少,依然缺乏節能投資。
蔡佳昇呼籲,在綠能建設部分加入「地方節能治理」、「建築節能翻修」與「住宅節能改造及屋頂光電融資規劃」等項目,促進淨零排碳社區;另外,透過「整合資源規劃(IRP)」協助光電潛力案場盤點,並利用「設置配電級饋線」,鋪建社區公民電廠的電網環境。在城鄉建設部分,應提高能源效率、結合綠能設置,整合能資源。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先前的前瞻可以看到減核能源等措施,希望現在能更加進步,包括追求低碳及綠色轉型等,開始嘗試用「生態系服務」的概念來規劃;到底未來2、30年後,國家面對什麼問題,是規劃、審議前瞻時,要花最多心力的部分。
工業區外溢影響農地,蘇貞昌:不會與財團掛勾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專員吳沅諭指出,前瞻計畫與糧食安全的衝突,過去在「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計畫」內容,往往未解決閒置工業用地問題就逕行開闢新工業區,也沒有考量工廠向農地外溢的問題。
吳沅諭表示,因應循環經濟、氣候變遷的生產設備與基礎設施建,應優先納入前瞻計畫的補助項目;此外,還要調查全台工業用地閒置情形應該公開,透過原價買回閒置用地,釋放工業土地,能抑制炒地並減少新闢工業區需求。
吳沅諭呼籲,應設置專案辦公室來統籌,且前瞻應補齊各縣市新增建違章工廠拆除經費,落實新增建即報即拆,遏止農地流失。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也將相關議題反映給蘇貞昌,同時針對前瞻建設編列一些沒有必要的水環境建設等,呼籲政府不必要做。不過,蘇貞昌則回應說,前瞻是與地方溝通後才提出,許多建設地方可是很搶、很急著要做;他也答應會嚴謹審查,並與陳椒華採用同樣的態度來注意環境保護、公平正義與人民健康,不會與財團掛勾。
蘇貞昌:前瞻計畫以2025年可完工優先
針對前瞻計畫的編列,蘇貞昌報告時強調,行政院經審慎評估計畫可行性、執行力及施政優先順序後才提出預算,除了持續推動前4年有延續必要的建設外,也將2025年可完成的重大建設作為優先。
至於施政重點,蘇貞昌說,像是數位發展,增加5G、AI、半導體等重點產業發展優先,以及提高6大核心戰略產業的基礎建設,就是總統蔡英文520就職典禮時提及,資通訊及數位產業、5G及資安、接軌全球的生醫科技產業、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民生及戰備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