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砍掉TPP 台灣如何走自己的路

國際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表明一上任就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協商「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並決心讓美國企業回歸美國,將他國(尤其是中國)搶走的工作機會歸還美國勞工。TPP也被稱作「經濟北約」,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由APEC成員中的紐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汶萊四國發起,TPP將中國排除在外,其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中國的經濟崛起與威脅。因此,當聽到美國將退出TPP,這個聯盟在世界將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力,就算成立也是名存實亡。

沒有美國的TPP

TPP生效的先決條件是,簽署兩年內所有成員國完成國內批准手續,或必須獲得占全部12個參與國GDP總和85%的至少六個國家批准;若美國不參與,TPP實則無法生效,於是有建議提出修改TPP條款,讓TPP在美國退出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實現。在APEC會議期間,墨西哥、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等國決議,無論美國是否參與,他們仍堅持推動TPP的實施;其中,新加坡和日本最為積極挽救TPP的推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與川普進行非正式會面,討論推動議題;新加坡李顯龍總理也大聲對美國發難,認為美國退出TPP大幅降低亞洲盟友對其信任及威望,不利美國日後在亞洲的利益發展。

新加坡一直視美國為老大哥,為何如今與美國大哥翻臉?新加坡靠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捷化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手段,由於新加坡已與所有RCEP(編按:RCEP全名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為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澳、紐與印度六國在內所組成的區域經濟整合協議)成員國簽署自貿協定,因此新加坡雖然亦是RCEP成員國之一,但加入TPP的利益相對大於RCEP帶來的利益。而夾在中美兩大強國之間,新加坡走的是平衡路線,對中國懷有很高的警覺程度,尤其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的成長,並計劃開發克拉運河,未來上海自貿區將可取代新加坡的「東方直布羅陀」地位,成為亞洲第一大轉船港口,將嚴重影響新加坡目前的重要程度。基於忌憚中國的崛起,TPP正好可以利用美國的力量制衡中國,新加坡也能在兩強之間周遊,獲得漁翁之利。

新加坡可能暗地裡阻擾台灣加入TPP

我國有沒有機會加入TPP?看目前情勢,TPP胎死腹中的可能性極高,就算TPP在日本與新加坡的主導下推動成功,我國要進入的可能性還是極低,原因何在?當初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及新加坡,都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同樣也都是資源匱乏依賴貿易為主的國家,具有非常高的競爭替代程度,若TPP真的是由日本與新加坡主導實施,新加坡基於國家利益主義,暗地裡一定阻擾我國加入,但表面上勢必與我國維持良好的友誼關係,歡迎我國透過新加坡作為投資前進東協的跳板,我國在2012年對新加坡的投資金額高達44億美元,大部分的資金就是以新加坡作為中繼站轉投到東協地區,此種為新加坡帶來大量資金流的作法,不言可喻。

多邊行不通就朝雙邊努力

既然多邊貿易體制下,我國無著力空間,我們只好朝雙邊的方向努力,續強化和各國區域經貿交流,推動新南向政策、爭取簽署經濟貿易協定。日前經濟部次長沈榮津曾表示,台灣可以朝雙邊協定如FTA(自由貿易協定)、ECA(經濟合作協議)、BIA(雙邊投資協定)等切入,避免台灣面臨邊緣化的風險。如今兩岸關係急凍,中國全面封殺台灣的國際空間,台灣想簽訂雙邊協定需要排除中國對我的打壓,在「川蔡熱線」後,我們該想想,如何學習一下新加坡周遊在兩強之間的「平衡」生存之道,這會是美國新總統川普上任後給我們的最好機會。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