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金控2日舉行新春團拜,在國際情勢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華南金今年把重兵押在都更業務,定出「三支箭」目標,要拚所有銀行都更金額前三名,並配合新南向及五加二產業放款,設定融資成長目標100億元以上,證券部分則專營承銷輔導上市IPO或者SPO,董事長吳當傑喊出年度稅後淨利160億元。
吳當傑表示,所謂都更「三支箭」的第一支箭,是都更案的全面性規劃方向;第二支箭是提供建商服務,並在官網設置都更專區,讓參與者了解都更流程與訊息;第三支箭是對華南金自有房舍做全面清查,都更從自家做起。
「都更業務能帶來土建融資、轉貸、消費者貸款、信託部提供信託管理、營建管理協助、營建工程保險(產險公司)等六大效益,對金控各子公司雨露均霑,也是一種團體戰的概念。」吳當傑說,都更可創造建商、住戶、銀行三贏。
都更商機,自身做起
華南金自家資產第一個案例將在3月份取得建照,預計上半年會有初步成果,吳當傑透露,該案為華南銀所屬土地與鄰近地主合併共同推動,有進一步成績後將對外公開。
「身為公股行庫,配合政府整個經濟政策來推動,最後金融機構一定是獲利者。」吳當傑特別提到,今年對於五加二產業產業設定融資成長目標為100億元,「最好能到180億元,把這當成努力目標。」
在新南向政策部分,吳當傑說「設定融資成長目標為90億元,最好也是能到180億元。」華南金今年拚馬尼拉分行開幕,以及仰光辦事處正式開業。
金控整合,打團體戰
另就證券業務部分,吳當傑認為,景氣回穩,企業若有溫和成長,有財務結構改善的計畫,就積極輔導,進一步延攬承銷業務,也順勢帶動客戶對資本市場的諮詢理財,「若他覺得是IPO(上市)的時機,就配合企業。」
吳當傑希望華南金提供的是「一條龍」的服務,滿足企業有多餘資金、有理財需求、保險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務,一步到位的團體戰策略。
對華南金來說,過去兩年中國市場有人民幣存放款業務,能夠同時賺進利差和匯差,但半年來人民幣貶值,市場放款利率也全面下降,壓縮利差空間,再加上不良放款風險隱隱作伴,因此今年重心轉回國內都更商機及西南向政策等。
吳當傑指出,雞年全球呈現溫和成長,值得觀察美國新總統川普的財經政策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歐洲大選結果等等,對新興市場資金移動是否有影響,而過去兩年華南金稅後淨利都有140億元以上,今年設定目標是1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