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信仰多元,眾神各顯神通,但一般人較少注意到各家廟宇所供奉的神明、與漢族先民移墾的歷程有關,熱愛古廟的文史古蹟導覽專家姚其中老師,從族群廟的分布消長,為我們說說三百年多來閩客先民拓墾的趣味故事。
採訪撰文/駱亭伶,口述.照片提供/姚其中、游素美
Q1 . 是什麼因緣讓您愛上古蹟,並投入古蹟導覽工作?
小時候,我父親任職於美軍顧問團,就在現在台北市中山足球場一帶,每天上學都會經過一座廟──臨濟護國禪寺,那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日本佛寺,對於日式黑瓦、木結構建築之美,留下深刻印象。
我還記得當時每年暑假從圓山搭火車到板橋外婆家吃拜拜,父親總會邀集兩、三位軍中同袍前往,從小對於中元普渡的熱鬧盛大,以及虔誠的民間信仰,感受很深。
大學唸文化英文系,我經常去歷史系旁聽,當時台灣史算是很冷門的課程,有一次參加林家花園導覽活動,很幸運的講解老師是民俗泰斗林衡道教授,他是板橋林家的後代,發現原來古建築可以這樣切入,啟發了我對台灣歷史建築的興趣。
畢業後考入法務部擔任公職,工作之餘和一群熱愛古蹟的朋友成立台北市古風史蹟協會,自己找老師開課。看到有古蹟將被拆除破壞,在還沒解嚴的年代,不能聚眾遊行,就舉辦導覽活動,發新聞稿給記者帶風向,投入古蹟保存運動。
民國80年,台北市民政局開辦假日古蹟導覽課,請到建築、歷史、美學、民俗專家,包括李乾朗老師等,我去當志工四年,就像小徒弟天天看師父誦經,有時寒暑假老師出國,不得不上場代打,開啟了文化導覽的機會。50歲之後,我從公職退休,自此全心投入文史古蹟導覽教學與保存工作。
Q2. 請您特別為新北市和台北市的讀者,說說寺廟背後和族群歷史有關的故事。
台灣是移墾社會,移墾社會本來就是高風險社會。台灣有颱風、地震等天災,還有瘴癘疫病,以及搶奪生存資源的族群衝突等。其中不可解的自然力量最讓人敬畏,尤其貨船出海,可能上午晴空萬里,下午風雲變色,沸海覆舟,所以台灣的海神信仰特別興旺,包括媽祖、觀音、玄天上帝、水仙尊王(大禹)等。其中媽祖廟算是漢人的主流廟,不分族群都拜,在主要的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等河口,包括淡水、八里、艋舺、大稻埕、汐止、松山、士林等都有媽祖廟。
所謂的族群廟,則是清朝閩南和客家先民所敬拜的特定神明。外出打拚的新移民需要心靈寄託,於是將原鄉的守護神分香給請過來,如同來台的移工,菲律賓人上天主堂,泰國人走寺廟,印尼人去清真寺,原本敬拜真主阿拉的,不會去禮拜聖母瑪麗亞是一樣的。
以雙北來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期間,內陸最早開發的是新莊、台北(萬華)和板橋三個平原區。來自於閩西和粵東的客家人是先遣部隊,廣東的客家人來到新莊,蓋了三山國王廟。後來道光年間(約西元1840 年),發生閩客械鬥,客家人少勢弱,被打敗後變賣家產,往桃、竹地區遷徙,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新莊老街
上還有三山國王廟,是北部客家族群廟的代表。再來就是人數佔第二位的閩南漳州人,根據1925年日本人做的人口調查,約佔35%。漳州人信奉開漳聖王,較出名的代表人物是板橋的林本源家族,包括板橋、中和廣濟宮、新店太平宮,以及知名的金山鴨肉旁的廣安宮都供奉開漳聖王。
再來就是人口佔有45%,漳泉械鬥中勝出的泉州人,泉州先民主要來自安溪、同安、三邑等地,信仰更為多元複雜。種茶的安溪人,信仰清水祖師爺,包括淡水、三峽、新店屈尺都有祖師廟。另外也信仰保儀尊王,主要在景美溪流域一帶,包括景美、木柵、深坑、石碇等,一路都有保儀尊王廟。
同安人則拜保生大帝,台北市最有名的是大龍峒的保安宮,新北市的話就是蘆洲保和宮和樹林的慶安宮。另外三邑,指的是晉江、南安與惠安,最近很紅的青山宮所供奉的靈安尊王,即是咸豐年間瘟疫盛行時,從惠安請到艋舺除疫。而三邑人是移墾先民中最擅長通商貿易的。把台灣盛產的稻米、茶、樟腦賣到大陸,再載回福州杉木、泉州花崗石等。
也因有錢、有勢,所以台灣的大商港均為勢力範圍,包括一府二鹿三艋舺,還有新北的淡水都建有龍山寺,強調供奉的是從故鄉晉江安海分香迎來的觀音。
Q3. 在眾多古廟中,您特別推薦祀奉定光古佛的淡水鄞山寺,為什麼?
第一是物以稀為貴,它是全台唯一保存完整的閩西客家族群廟,從福建汀州府分香過來,還有一個在彰化,但因馬路拓寬已不完整。第二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平房式傳統建築,仍是道光三年(西元1823 年)創建之初的模樣,沒有鋼筋水泥或高樓化。在台灣,房子通常每二、三十年就會翻修,五十年就要都更,兩百年來竟能修舊如舊,這跟客家族群習於簡樸不鋪張有關。
第三是工藝精良。木雕精細,石雕表現清代中期古樸風格,還有泥塑、剪黏、彩繪也都很好,可見當時生活水平之高。那時已經有了「台灣錢淹腳目」的俗諺,整個台北盆地是繁榮、富庶的社會。最後是文物豐富,有四塊清朝石碑,以及關節可活動的軟身塑造神像,皆有可觀之處。
Q4. 您對導覽廟宇古蹟充滿熱情,為何有這麼強大的感動?
台灣古廟建築是綜合藝術的殿堂,特色是裝飾華麗繁複,真「愛水」,藝術的感染力很強!從木雕、石雕、磚雕、泥塑、剪黏、彩繪等,那個年代還沒有電力,都是純手工,拍照時常覺得細節拍不完,背後蘊藏精彩的歷史故事,獲得很多人文、歷史與藝術的感動。相對的比較不樂見的是,傾向功利主義。
有的廟金爐越做越大,小小的土地公廟,卻配個大金爐,沒有考慮空間美學比例。有的廟是光明燈、太歲燈太多,整個空間成了一片燈海。廟是神聖的殿堂,與神對話,祈求心靈慰藉的場所,盡是生意經,讓人很難跪下去,跟神明說話,不免有「有錢就是罪惡」之嘆。
Q5. 您投身導覽廟宇古蹟,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廟相當於一本百科全書,可以找到很多訊息,從建築、工藝到族群的發展史,像是歷經多次的族群衝突械鬥,重新洗牌後,勝者為王,佔領蛋黃區,其他的就往邊陲移動,以這樣的心情來看台灣甚至美國為了大選經常吵吵鬧鬧的情況,較能釋懷,畢竟人脫離不了人性。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看見台灣人的生命力是很強韌的。台灣從瑠公圳開鑿至今兩百八十多年來,歷經各種天災
人禍,所謂「六死三留一回頭」,但從虔誠信仰中得到精神支柱,終能安身立命延續下來。在導覽過程,也等於是分享我對於這塊土地的認同與感動,這時候見廟就不只是廟了。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