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先農回鍋保發中心 透露自己不買保險?

金融圈

「孔子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其實我們透過保險制度的設計和發揮就可以做到,」新任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3日甫上任,於新舊任董座的交接典禮上,笑說透過保險其實就可以輕鬆達成孔子願望。

民眾保險知識需加強

金管會轄下周邊單位之一的保發中心3日舉行新舊任董座交接典禮,由金管會前副主委桂先農出任董座。事實上桂先農於2014年也曾經擔任保發中心董座,這次等於是再度回鍋。

有趣的是,桂先農雖然對保險相當熟悉,但他卻透露,「自己幾乎什麼險都沒買,」除了一份15年期的傷害險。他說其實多數人都誤會了「保險」的核心價值,保險應該是要維護社會的人心安定,讓少數人的不幸由多數人來分擔,因此如果自己能夠承擔或負擔某些事情的風險,他就不會亂買保險。

其實就是因為太懂保險,所以不會衝動購買。桂先農認為台灣人的金融知識,尤其是對於保險的知識和觀念普遍不足。他以儲蓄險為例,表示儲蓄險屬於時代下的產物,由於目前處在低利時代,銀行利率相當低,因此民眾普遍有購買儲蓄險當定存的觀念。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時間價值』的問題,」桂先農提醒,大部分人都高估了儲蓄險的報酬率,以為遠高於存在銀行。不過由於儲蓄險時間拉很長,若再加上中途解約的風險,報酬率經過實際計算之後並不見得比銀行還高,因此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國人對保險的基本常識一定要有」。

對保險發展有眾多願景

正因為如此,桂先農表示,保險教育的規廣和普及,將是未來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此外,他也提出希望能建置「保險業的聯徵中心」,也就是一個蒐集民眾投保、核保、理賠情形的資料庫。舉例來說,若自己的家人過世,就可以透過此資料庫了解家人的投保情況,省去不少麻煩,同時也能防止保險詐欺的問題。

事實上,桂先農於2015年第一次離開保發中心時也曾勾勒出相關願景,不過由於資料庫涉及個人隱私,必須修正《保險法》,因此到現在仍無法做到。

眾所周知,桂先農原先在去年小英政府上台時,出任林全內閣的首位金管會政務副主委。然而當時由於兆豐案持續延燒,一度引發洗錢疑雲,受到龐大的政治及社會壓力之下,他和金管會前主委丁克華只好一同請辭,就任僅短短四個月就丟了烏紗帽。

這次桂先農回鍋保發中心,雖然有人說是林全終於還桂先農公道,但也有金融圈人士認為桂過去已經當到金管會副主委,現在卻要他去金管會轄下的周邊單位,「根本是委屈了。」姑且先不論桂先農到底委屈與否,這次再度出任保發中心董座,若能完成他對保險發展的眾多願景,實則也是美事一樁。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