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報導,德國外交及國防部官員2日宣布,德國海軍將於今年8月初派出一艘巡防艦至印太海域,回程會航經南海。
這是德國去年9月公布「印太指導方針」後所採取的第一項具體行動,儘管柏林強調這並非針對北京,此舉被解讀為德國表態反對中國在南海擴張。
德軍上次來亞洲已是2002年,當時德國海軍在日本港口停泊進行軍訓,如今時隔19年重返亞洲,還是在中國兩會前夕宣布,被認為歐洲開始將重心轉移至亞太。
德國親中「自助餐」恐動搖
德國「印太指導方針」目標在於維持印太區域法治與開放市場,鞏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多邊原則及價值,並讓德國在印太扮演「夥伴及積極角色」。
《法蘭克福廣訊報》指出,柏林相信,隨著印太區域的政治及經濟愈來愈重要,它將是「形塑未來國際秩序」的關鍵因素。
因此,加強涉入亞太事務符合德國戰略利益,然而這也可能動搖德國長期的「自助餐式」中國政策,即一方面深化德中經濟關係,一方面避談政治、人權。
德國巡防艦將穿過地中海及蘇伊士運河,在東非參與反海盜亞特蘭大行動計畫(Atalanta),然後越過印度洋和麻六甲海峽,停泊澳洲、日本,在朝鮮半島參與監控北韓行動,然後經過南海返回德國威廉港(Wilhelmshaven),航程為期6個月。
德國官員表示,巡防艦不會通過中國聲稱在南海擁有主權的12海里區域,即爭議的水域,然而德方也重申,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2016年海牙法庭裁決中國九段線違法。
英法德領銜,歐洲「重返亞洲」
《日經亞洲評論》1月底時就得到德國將派軍艦至亞太的消息,並指「柏林這項行動實屬罕見」,畢竟德國不如英國、法國,在印太區域並未擁有領土。
德國國防部次長席爾柏洪(Thomas Silberhorn)當時向《日經》表示,這是德國鞏固與亞太民主國家關係的一環,並指歐洲必須為國際安全負起責任,不能都仰賴美軍。
一名歐盟外交官告訴《日經》,歐洲與俄國交涉的經驗豐富,卻缺乏面對亞洲的外交經驗,他們必須扭轉這項局勢。
事實上在德國之前,英國、法國與荷蘭已經顯露「重返亞洲」端倪。
英國2月初宣布將部署「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HMS Queen Elizabeth)至印太區域,軍艦預計於4-6月間出航。
至於法國,除了在印度洋島嶼留尼旺(La Reunion)常設派駐8000名士兵,2月19日法國海軍才與美國第七艦隊、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九州西部海域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