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船舶運力緊張,主要港口擁塞,中國航運業獲利激增,中國遠洋企業(中遠)、中國外運和港口運營商高歌猛進,但航空公司業績仍在虧損。
加上國際運費高漲,帶動中國和香港大型航運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淨利聯袂大增。
中國國企中遠海運淨利暴增32倍,股價卻下挫
《日經新聞》報導,按運力計算,全球第三大航運商、中國國企中遠海運周二公布,上半年收入年比增長88%至人民幣1,392.6 億元(下同)(215億美元),而淨利更是狂飆升32 倍,達到370.9 億元。
但該公司宣布不派息,使得香港上市的中遠海空周二收盤下跌逾3%,周三又跌3.8%,來到14.14港元,和7月7日的20年高峰17.46港元相比,仍下跌19%。
2021年前6個月,該公司的貨櫃輪船隊運輸1384萬標準箱,相當於20英呎,年比增長16.8%。但推動中遠淨利飆升的動力是運費狂漲,而不是運量增加。
中國貨櫃運價上半年大漲1.3倍
今年前6個月,中國貨櫃運價指數平均為2,066.64點,年比上漲133.9%,比2020年下半年高出92.4%。全球散裝運價指標-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周三升至4,132 點,接近11年高位。
中遠旗下子公司東方海外(國際)董事長許立榮指出,運價創歷史新高,歸因於「港口擁堵、惡劣天氣延誤、勞資糾紛、卡車司機缺人、蘇伊士運河事件、鐵路運力不足、關鍵地點的空貨櫃短缺,碼頭、倉庫、堆場和船員的隔離檢疫/社交距離,以及一系列其他難題」。
東方海外上半年收入增長一倍多,達到 69.8 億美元,而淨利更是激增26.5倍,達到 28.1 億美元。東方海外周三收盤下跌1.35%至197.5港元,但盤中一度升至201.6港元,創歷史新高,近一個月上揚27.4%,今年來上漲1.42倍。
東方海外股價創歷史新高
整個航運業都享受運價高漲的好處。
中遠集團的國際最大對手丹麥海運公司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此前公布,2021年上半年收入增長44%,達到266.6億美元,而其淨利增長近10倍,達到64億美元。
總部位於香港的散裝貨運商Pacific Basin Shipping上半年收入增長68%至11.4億美元,並扭轉一年前淨虧損 2.224億美元,轉為淨利1.601億美元。7月底卸任執行長的伯格倫德(Mats Berglund) 稱,這是該公司13年來最強勁的半年業績,6月份獲利創下5300萬美元的新高紀錄。「7月和8月每天運費更高,但核心船舶的成本基本保持不變。」
中遠海運港口集團淨利增長兩倍多
中遠海運港口集團在全球36個港口管理357個泊位,受益於港口擁堵,上半年的收入增長25%至5.649 億美元。張為周四告訴記者,雖然倉儲費只佔集團收入的一小部分,但這類費用「在我們的幾個港口增長兩位數,其中一些港口甚至增加一倍多。」
張為表示,第三季將更多的貨物運輸到公司的港口,比利時和中國廈門的泊位大大增加貨櫃數量和效率。該公司擁有比利時澤布呂赫港口的多數股權和安特衛普港口的少數股權,他還承諾繼續提高旗下港口的處理費。
物流公司業績也高飛。上半年,嘉里物流網絡的收入增長68%至367億港元47.1億美元),而淨利增長兩倍多至33.8億港元。
中國三大國營航空公司持續虧損
鐵路運營商也從中受益,但收益不那麼顯著。廣深鐵路營收增長30%至96.6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淨虧損61398萬元後,今年上半年淨利只有427萬元。
受疫情影響,連接香港和中國城市的客運服務被關閉,但城際和長途客運列車恢復,貨運運輸再次受到提振,貨運收入增長35%至近10億元人民幣(下同)。
相比之下,航空業遠遠落後。儘管貨運量有所增長,但中國三大國營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上半年繼續虧損。合計淨虧損166.7億元,比去年少虧100億元。
它們輸給廉價航空春秋航空和上海吉祥航空,吉祥航空上半年轉虧為盈,而小型航空公司華夏航空淨利提升42%至 1,165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