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說他不是國民黨員 事實真相是什麼?

書摘

 那個時代、那些人、那些事,交融成臺灣的過去與現在。1945年至1988年的四十三年間,臺灣在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主政的國民黨政府治理下。肯定他們的人,認為那是一段盛世歲月,生活從清苦到富裕,人民安居樂業。否定他們的人,認為那是威權統治年代,有人坐大牢,甚或丟了性命。資深媒體人鄭佩芬將親眼目賭或親身經歷的真相與事件翔實記載下來,與關心那段歷史的讀者朋友們分享。

撰文=鄭佩芬

2000年3月18日總統大選,代表民進黨參選的陳水扁、呂秀蓮,以39.3%(497萬2237票)的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正、副總統,成為中華民國行憲以來第一任非國民黨籍的總統、副總統,國民黨宣告下野。

失去中央執政權,對於曾經歷1949年大陸淪陷、退守臺灣的國民黨人,以及國民黨在臺灣執政半世紀,早已適應現有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民眾而言,其產生的衝擊與震撼,決不亞於當年。

離開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

總統兼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立刻成為眾矢之的,敗選第二天,3月19日,國民黨隨即在木柵革命實踐研究院(青邨)召開臨時中常會。面對氣氛低迷的的中常會,與感受錯愕失落的中常委們,李登輝慷慨陳辭,責無旁貸要扛起黨主席的責任。他向中常委們宣誓,他的「黨主席任期到9月才屆滿,薑是老的辣,將會繼續領導國民黨」。在此同時,情緒激動與忿怒的群眾,已開始集結在中山南路的國民黨總部四周。

正當此時,為了確認臺灣政權和平轉移、政局平穩,美國訪問團於3月20日來到臺灣,面見李登輝總統,以及剛出爐的第十任總統、副總統當選人陳水扁和呂秀蓮。

3月22日星期三,國民黨例行中常會上,李登輝進入會場,從西裝口袋掏出一張稿件宣讀:他自即日起辭去國民黨主席。現場一片死寂,國民黨中常委們當天一反常態,沒有人挺身而出,呼籲擁護黨中央。李登輝宣讀完畢,摺起稿紙,隨即離開會場,步出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從那天以後,他沒再走進中山南路或八德路的國民黨部。

3月23日下午,國民黨中央在李登輝的官邸庭院,為他舉辦了一場歡送茶會,當時天公不作美,細雨不停,黨部一級主管們撐著傘站立院中,行禮如儀,直到茶會結束。3月24日,李登輝辭去國民黨主席的行政手續完成,正式生效。

李登輝擔任國民黨主席12年,享盡人間榮華富貴,離開後,恨意如此深,處處表現出欲毀之而後快,甚至不消滅國民黨不能解他心頭之恨的態度,不禁令人懷疑,李登輝當年辭去國民黨主席一事,到底是出於自願? 或被逼迫?

最近93歲的李登輝說他不是國民黨員,事實真相是什麼?

1971年,王作榮、范馨香夫婦是介紹李登輝加入國民黨的原始介紹人,後來因為夫妻不能同時擔任介紹人,才將范馨香大法官換成別人。王作榮、范馨香夫婦雖然都已過世,國民黨應該還保有原始檔案。

有人批評李登輝說話常常前後矛盾、顛三倒四,陳水扁罵他「老番顛」,其實那是一種企圖模糊或掩飾真相的手法。翻開由上坂冬子《虎口的總統》中第三二○頁,第一行就白紙黑字清楚記載:「1971年,李登輝加入國民黨。 」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