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首次有民間經濟預測機構認為,今年的經濟成長率超過2%。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29日指出,在低基期、低庫存、高通貨膨脹,以及各國的貨幣及財政政策持續發揮的情況之下,主要經濟預測機構一致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可望快於2016年,因此對台灣2017全年經濟成長率上修到2.1%,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在31.3,第2季才是台幣高點。
「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將搭上國際的順風車,就像上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一樣,幾個氣球同時往上飛,每一個氣球代表1個經濟主體,例如美國或德國,台灣則坐順風車。」梁國源指出,全球的短期數據表現非常好,但是國際預測機構如IMF並沒有將2017年全年往上修,起因於低基期、低庫存、高通貨膨脹帶動,屬於循環性經濟因素趨動,掩飾了結構性尚未解決的問題。
二低ㄧ高,上修經濟成長
為什麽突然間整個氛圍轉為樂觀?梁國源從3大指標解讀,第一,因為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是自2012年以來最低的,表示低基期效應存在。第二,美國製造業的存貨指數,突然間升破50的樂觀門檻,表示市場在進行庫存的回補。第三,真正的通貨膨脹率高於原先的預期,從生產者物價指數獲得證明,去年10月的歐元區的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先轉正,接下來兩個月分別是美國與日本的PPI也轉正。
梁國源表示,製造業是受景氣循環影響最大的產業,全球的經濟人採購指數在過去半年幾乎同步上揚,另外一個領先的循環性指標「OECD國家及6大非成員國」領先指標也持續走揚。在調查數據部分,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今年3月對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美金的基金經理人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幾乎80%都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比去年更好,與總體經濟指標ㄧ致。
因此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對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也從去年的1.8%上修到2.1%,CPI從1%也上修到1.2%,美元兌新台幣匯率也從32.7上修到31.3。第1到4季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48%、2.28%、1.8%跟1.86%。梁國源指出,第3與第4季的能見度生源比較低,但是下半年有蘋果手機I8上市,因此比主計處預測的高一點。
在美元兌新台幣匯率部分,全年平均為31.3,第1到第4季分別為31.0、30.9、31.5、31.9。梁國源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就職以後,新台幣匯率一直偏升,按理中央銀行基於動態穩定會加大干預的力度。
搭順風車,長期仍隱憂
但梁國源指出,自去年4月起,央行放手讓匯率自由波動,助長新台幣多頭的預期,再加上台股評價殖利率在主要國家中相對較高,吸引外資流入,導致新台幣匯率走強,但下半年除權息之後,高殖利率的優勢不在,台股對外資的吸引力也隨之大減。
梁國源表示,由於貿易障礙等結構性問題尚未解決,全球的主要預測機構目前還沒有上修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值,但都承認2017年比2016年好,因此對台灣全年經濟成長預測上修至2.1%。元大寶華也是目前對國內經濟成長預測最高的機構,其餘主計處今年1月預測的是1.92%、台經院為1.78%,去年12月台綜院、中經院、中研院的預測分別1.74%、1.73%與1.68%。
國內部分,梁國源認為,在出口上仍有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在電子業仍遇到台灣在跨國企業的全球布局中逐漸被邊緣化、紅色供應鏈,全球品牌廠商仍持續夾擊等。在消費動能上,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嚴重脫鉤、2000年起生育率偏低導致2012年起新增勞動力人口大幅降低等問題,此外製造業遇到的缺電危機尚未解決,最後他總結「年內台灣經濟榮景可期,長期發展隱憂卻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