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週年》「疑美論」就是「投降論」!中國學到最大啟示是必須斬斷台美關係

兩岸國際

今(24)日是俄烏戰爭一週年,就在3天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終於以「戰爭」稱呼這場撼動全球政經局勢的衝突,而台北與基輔(Kyiv)雖相隔8000公里之遠,台灣的命運卻格外受烏克蘭牽動。

國策研究院24日舉行論壇邀請專家學者討論這場「大變局」,除了俄烏戰爭本身,還包括它對中俄、歐美和歐亞關係的影響,以及台灣、中國各自從中學習到什麼教訓。

「俄烏戰爭對中共的啟示,就是要想盡辦法斷絕台灣跟美國的所有關係。」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直言,中共因此會對台全面發動「疑美論」認知戰,而台灣社會應該了解所謂「疑美論」,其實際內涵就是「投降論」,是一套「美國人不會來」搭配「蔡政府沒準備」、「國軍沒能力」的組合拳,結論就是台灣要投降。

台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尹麗喬相信,台灣應該順應當前民主與專制國家對峙的情勢,並效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高度,從「抗中保台」的格局走向「民主保台」

國策院第一場次講者合影,由左至右為尹麗橋研究員、黎寶文助理教授、郭育仁執行長、林正義研究員、劉世芳立委、蘇紫雲所長。(攝影/洪培英)

(更多相關新聞:駐台美軍將大增4倍》美國務卿布林肯:台海攸關全世界 不是中國內政問題

核戰爆發機會不高,烏克蘭有「春季大反攻」優勢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預料,烏克蘭將在3月底、4月初的春季展開新一波戰略反攻,而且在後備部隊兵力充足、西方軍援戰車等條件下,這波反攻將比去(2022)年秋天更具優勢。

日前普丁宣布暫停參與《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揚言重啟核試驗,許多人擔心世界離核戰又更進一步,然而蘇紫雲認為「核戰機會不高」,從「投射能力」來看,美俄雖然現在各自擁有約6000枚核彈頭庫存,但飛彈等投射載具數量增加畢竟有限。

蘇紫雲覺得普丁退出《裁減條約》是在為總統大選「擺姿態」。除了4月反攻,蘇紫雲指明(2024)年3月俄羅斯總統大選,11月美國總統大選都是值得觀察的關鍵時點。

至於中俄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爭取擔任「調解人」並計畫4月訪俄,蘇紫雲評價「他政治算盤算得太精了,簡直是時間管理大師」,因為屆時中國全國兩會(3月4日)已經落幕,且屆時戰況會比較明確。

然而,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指出,中俄戰略合作對中國而言仍是適得其反,他的國際形象不僅大幅滑落,也失去之前操控歐洲政治的空間。

戰爭縮小歐美對中國的「威脅認知差距」

一年前俄烏戰爭剛爆發之際,不少人擔心美國會轉向「重歐輕亞」,一年後淡江大學戰略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分享他的觀察,認為美國政策不僅沒有改變,甚至更肯定他必須在印太區域加強自身軍事實力。

林穎佑表示,美軍近年愈來愈重視海軍陸戰隊,海陸改組後它具備量少、高機動、快速反應的全域作戰能力,同時美國很清楚現代印太作戰不需要過去冷戰時期那種大型基地,而是「量多的小基地」形成能源和彈藥補給線。

(更多相關新聞:補上第一島鏈缺口!菲律賓供美軍進駐共9座軍事基地 監控中國在台海蠢動

另一方面,歐洲與印太的戰略連動、相互依賴也愈來愈強烈,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黎寶文指出,俄烏戰爭縮小了歐美對中國的「威脅認知差距」,同時歐洲重新認知美國到美國作為「區域/離岸平衡者」的角色,因此更有動機配合美國全球布局及戰略。

此外,蘇紫雲點出,俄烏戰爭也讓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發現自己武器庫存不足,促使西方重啟國防工業產能、調整軍工供應鏈,而這或許也是台灣能尋求合作的契機。

(更多相關新聞:美國該擔心的不只中國氣球 英學者警告:台海若爆發戰爭 美軍彈藥恐告急) 

台灣有事,就是美日韓澳菲通通有事

「如果中國侵略台灣,對全球的衝擊會遠遠超過俄烏戰爭。」董立文肯定戰爭凸顯台灣在全球地緣政治戰略的重要性,如今世界認知到,「台灣有事,就是美國、日本、澳洲、韓國和菲律賓有事。」

董立文表示,當台灣已是美國乃至全球的核心利益,相形之下,中共並未改變戰略思維,只從它的視野和習近平個人利益看待台灣,死抱著僵硬的「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董立文觀察,俄國的失敗、美國的動員、台灣的準備讓中國的「武統謹慎論」(又稱20年準備論)抬頭,習近平雖已是箭在弦上,卻也會重新調整統一的步驟,料2025年中共可能公佈具體「統一總體方略」或制定「台灣統一基本法」。

因此,「中共要統一,跟台灣誰執政一點關係都沒有,習近平有自己的時間表。」董立文強調。至於統一手段,未來三年「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買台灣不如騙台灣」重新成為新一屆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主流思想。

國防大學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也指出,春節迄今共軍機艦在台周邊海空域活動頻率明顯下降,對台軍事威懾強度趨緩,然而這不代表中共放棄對台採取軍事扼制,如果他認為有必要仍會從和轉戰,反應甚至會比前一階段更激烈。

效法澤倫斯基高度!從「抗中保台」邁向「民主保台」

俄烏戰爭一週年,是台灣應反思自己該怎麼行動的時刻。尹麗喬認為台灣可向澤倫斯基學習,他並不強調「抗俄保烏」這種凸顯國與國競爭的話,而是將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提升至「獨裁國家攻擊民主國家的價值之爭與陣營對抗」。

尹麗橋坦言,台灣討論國際戰略時常繞著親美還是親中,台灣是強國的棋子、籌碼還是朋友打轉,和澤倫斯基相比,這種討論格局其實相當狹隘。

他鼓勵台灣思考如何跳脫這種思考,從「抗中保台」邁向「民主保台」,如此一來台灣對外必須和民主陣營在政經、軍事有進一步合作,對內得繼續推動民主及人權改革,再藉此推動進一步外交操作。

2024年5月台灣將迎來總統大選,黎寶文同樣指出,過去台灣對國際社會釋出的訊息聚焦兩岸政策和主張,然而如今台灣應把自己的生存放到國際脈絡考慮,並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