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在周二(6月6日)向國會提交年度中國軍力報告,針對中國過去一年的軍力變化與軍事發展策略提供最新的解析與數據,其中關於對台軍事作戰準備,以及兩岸軍力評估的固定章節,報告內容與去年相比並無太大差異,不過最值得注意的便是有關對台軍售的字眼在今年莫名遭到了神隱。
觀察今年該份報告對於台灣防禦能力的評估,美國國防部認為台灣近幾年雖然在建立軍事準備、充實國防工業基礎、改善聯合作戰與危機反應能力的工作上採取了多項重要措施,但對於台灣日漸下降的防禦優勢卻無法帶來太大的影響;相較之下,中國數十年來推動軍隊現代化的努力,則是讓台灣軍隊在傳統上擁有的技術與地理優勢逐漸消失當中。
暗示川普政府對台軍售的立場轉變
報告中不但重申美國將會繼續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臺灣關係法」的基礎上維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兩岸片面改變現狀,也不會支持台灣獨立,同時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後一段的文字當中,過去兩年該份報告都會提到美國自從2009年以來已經宣布的對台軍售數字,但這句話在今年卻遭到了刪除,似乎也暗示了川普政府在對台軍售的立場上已經出現了轉變。
事實上,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為了要取得中國在解決北韓問題上的合作,他將不會考慮與蔡英文總統再次通話之後,美國政府在處理兩岸議題上的態度便有向中方傾斜的趨勢,不但台灣軍方一再表明希望能夠取得的F-35隱形戰機顯然已不在美方的考慮範圍之內,就連前任總統歐巴馬在去年年底緊急叫停,希望留給川普上任後再做決定的對台軍售案,如今都已傳出遭到刻意延宕的消息,而國防部在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刻意刪除了對台軍售的字眼,無疑進一步證實了相關傳聞。
逐漸提升制海權優勢
然而若是川普為了討好中國而刻意拖延對台軍售,恐怕只會加速拉大兩岸的軍事差距,尤其近年來中國積極發展海軍實力,不但第一艘國造航空母艦已經在今年下水服役,另外根據美國國防部的報告,去年中國服役中的各式船艦與登陸艦艇的數量也比2015年明顯增加,顯示中國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台海戰事當中正在逐漸提升自己的制海權優勢,也對台灣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此外,該份報告還提到中國自行開發能夠攜帶核子彈頭,射程足以攻擊西太平洋地區的陸地與船艦目標的東風26彈道飛彈,已經在去年正式投入服役,對於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控制權勢必帶來很大的挑戰,無疑也會增加未來美國海軍在台灣受到攻擊時馳援台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