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陳水扁昨晚(6日)參加高雄醫學大學聲樂社舉辦的音樂會,台中監獄在前一天傍晚,才核准他的申請,中監認為,該音樂會屬於社區職能治療,不是政治活動;該社團演出的部分曲目,是陳水扁作詞,對其身心醫療有幫助;音樂會地點在長庚醫院附近,可支持陳水扁的醫療照護。
阿扁無意官司重新審理
陳水扁在相隔不到一個月,就兩度參加公開活動,他每一次出現,都是話題,特別是「特赦」與否,不僅蔡英文總統屢屢被問到,就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為此被雷打到。台北市議員鍾小平日前才在市政總質詢上,就是否贊成特赦扁,要求柯文哲表態,結果答案「不被接受」,柯文哲被鍾小平「請下台去」。
上次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阿扁嘗試突破「紅線」達陣,但這次在醫療小組醫師陳順勝、扁媽陳李慎、兒子陳致中陪同下,乖乖地坐在台下聆聽音樂會,未對外發言、也沒有接受採訪,在「衝突、妥協、進步」的策略運用下,陳水扁未來很可能會成為媒體版面的常客。
陳水扁趴趴走,台灣高等法院法官曾德水上周發出傳票,要求7月7日陳水扁及其辯護人到庭,確認是否將停審的案件,重新開始審理,由於這只是例行性的調查程序,就原先停止審判的原因是否已經消滅進行調查。不過,陳水扁很可能會「請假」,由辯護律師代為出庭,而扁目前似無意自己的官司重新審理。
柯P:先總結功過再談特赦
中監在5月24日發函要求阿扁於6月底前,另找醫學中心就診,提出診斷證明,以辦理後續展延保外就醫作業,但扁親自回函表示不能接受,也就是他不願捨棄高雄長庚與高醫醫院兩大醫學中心,還有陣容超堅強的醫師群。換句話說,即使阿扁病情有好轉,卻還不想放棄保外,既然還想要保外,司法案件就不想重審。
但是,扁案有沒有審判終結,與特赦又不見得是密切相關,擁有特赦大權的蔡英文,最大的原則是「不讓人民在這個爭議上持續對立」,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全力確保陳水扁獲得最好的醫療照顧,盡早恢復健康。」她的不表態,到底是緩兵之計,還是向挺扁派飛蛾撲火,還是未定之天。
被阿扁醫療小組委託爭取特赦的柯文哲說,陳水扁問題就如兩岸問題,僵住不處理不是辦法,且不被處理就被問題處理,因此應做個總結;大陸方面都可以處理毛澤東的問題,台灣卻不能處理阿扁問題,沒有道理。
特赦是阿扁想要的結果嗎?
問題是,陳水扁是政治人物,扁案究竟是政治問題,還是司法問題,或是把政治問題司法化?從馬政府時代就已經講不清楚,現在蔡政府也不想碰。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就直指,扁案不是一般法律案件,更不是用一般法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連司法系統內部對扁案都有不同的判決,所以才要用憲政手段來處理,因此總統才有特赦的權利。
游盈隆說,從政治發展的角度來看,某種程度上扁是台灣仇恨政治的受害者,總統府不希望引起社會新的對立,而不考慮特赦,這個論點站不住腳。身為總統,無視眼前嚴重的社會分歧,而去避免想像中的未來對立,這是說不通的,「應該特赦陳水扁,否則就是缺乏憲政高度和歷史眼光」。
前立委林濁水認為,蔡英文對某些事情不說No、但卻置之不理,沒有把道理講清楚,氣勢就會愈來愈弱,連帶的施政滿意度也會愈來愈低,這樣的趨勢似已難以挽回。
但是,特赦扁,扁有罪的部分就這麼定讞、寫入歷史了,這是阿扁願意接受的底線嗎?有人提議重審,也許是另一個解決方式,只是過程更複雜,更可能讓部分司法體系反彈。也許,蔡英文繼續保持無聲,並非是最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