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府資政郝明義於12日開始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才三天就超過5000人,不過根據平台的處理程序,回覆時間達兩個月,預計最晚8月中才會有所回應。於是郝明義等人20日再度召開記者會邀請行政院長林全在6月28日前後直接對談、公開透明的辯論,地點可開放公眾旁聽,並在公視或其他電視頻道播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直接在當天下午強力反駁,要大家不要再「污名化前瞻條例」。
立法院不討論,民間不得已動手做
郝明義強調,在立法院時,只有委員會階段行政官員才會出席說明,但是立法院開期間卻錯失了對行政官員答辯的機會,現在臨時會將直接進入到黨團協商,這已經是政治角力階段而非正式且公開質詢、答辯、討論的場合。
換句話說,前瞻在法案審查的三週,天天被國民黨杯葛,時代力量雖然不斷登記詢答,卻不斷被干擾,行政官員也沒有機會答覆。時代力量黃國昌指出,賀陳旦所承諾的不會區段徵收,也是他透過其他議題在交通委員會排審的時間,才親口做出承諾,意謂在委員會並沒有充足討論。
郝明義發起的連署中,已經超過5000人附議,其中也包括社民黨全國委員苗博雅。苗博雅表示,民間邀請公開討論不是向林全下戰帖,若不是在立法院沒有機會逐條討論,民間不會提出邀請,現在是行政院不做、立法院也不邀請,所以民間不得已才來做,並不是在挑釁。事實上,依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可經由15位立法委員提案要求逐條討論,並指出國民黨35席立委,如果不要敲鑼打鼓,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民間人士提出的建言經常被認為理想性過高、外行領導內行。對此郝明義表示,如果立法院善盡到內行的職責,也輪不到我們這些外行人出來講話、提出討論;如果內行人按照該有的程序、做到內行的討論,何必輪到我們這些外行人做到這些事情。郝明義究竟是「內行」還是「外行」,見仁見智,但徐國勇針對郝明義記者會中的發言,顯然認為他是外行。
前瞻一字千金,行政院說明「簡單」但不「扼要」
郝明義表示,前瞻計畫花費最多的軌道建設中,一共有38個細項,核定本中說明字數最多的是桃園捷運綠線,花費982.64億,共花505字說明,每字平均1.95億;說明字數最少的項目是新竹環線輕軌,花費300億元,內容僅有169字,每字 1.78億;預算最多的是高雄捷運環線共1454.71億,花313字說明,平均一個字快5億。固然,這樣的計算是以整個計畫經費,也就是特別預算、公務預算及地方政府預算加總,但顯然政府在重大建設說明上並不夠詳細。
徐國勇表示,特別條例說明檔案超過370頁都有對外公布,此已經多次說明,「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看到這一本,如果有看到還這樣說,那就是說的不正確;如果沒有看到那就是還不了解,沒有資格批評。」他強調,目前送至立法院的僅是條例部分,待條例通過後,行政院就會把特別預算送至立法院,屆時每個細項都會有更清楚的說明、向所有民眾公開,並由立委對行政院長做答詢。
不過貝殼放大的創辦人林大涵曾經表示,「看了370頁的計畫書,我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中文不好!」即便政府公開核定本資料、交通部公告42本評估報告,國發會積極釋出QA與懶人包,民進黨黨部也製作電子書,但都未能釋疑。說到底,前瞻計畫重點不是字數的問題,同樣一件事情可以言簡意賅、老嫗能解,也能長篇大論、拖泥帶水,但行政院恐怕是「簡明」但未達到「扼要」,使不滿的民意越疊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