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前夕》美眾院要求共軍不跨台海中線活動 博明:中國「大白鯊」就用鯊魚籠對付

兩岸國際

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拜習會」即將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舊金山峰會登場,兩人時隔一年再次聚首,對台灣問題、美中關係有何影響備受矚目。

無論拜習怎麼談,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委員會」共和黨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偕12名同黨委員致函拜登,提出十點習近平應該在APEC峰會前宣布的事情,包括在台海中線以東的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要對付一隻鯊魚,你會把牠放進鯊魚籠裡。」前美國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在2023年秋季的《胡佛文摘》(Hoover Digest)形容中國在美國餵養下,現在猶如一隻「大白鯊」。

長成「大白鯊」的中國需要用「鯊魚籠」對付

談及中國的壯大過程,博明形容他原本是一隻鯊魚寶寶(baby shark),西方國家以為可以把牠變成一隻海豚,然而在歐美持續「餵養」下,這隻鯊魚愈長愈大,如今變成一隻令人生畏的「大白鯊」。

「要對付一隻鯊魚,你會把牠放進鯊魚籠裡。」博明延續他的譬喻,「這隻鯊魚蠻不在乎,牠直接撞進籠子裡,(然後)牠就會尊重那些障礙。」

博明同袍好友蓋拉格抱持類似看法,他在信中對拜登直言,「拜習會」是他翻轉自己誤入歧途的政策,以及要求北京展現他是認真想要改善美中關係的「最後機會」。

中國不可在台海中線以東ADIZ進行軍事行動

蓋拉格等人敦促拜登,他必須要求習近平在APEC峰會結束前就「十項事務」做出有意義的承諾,包括在台海中線以東的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近日中共軍機艦在台灣北部及西南海空域都有越過海峽中線的情況。(圖片來源/國防部)

他們擔憂,最近拜登政府將美中雙邊往來視為首要之務,在美國競爭及防衛能力方面付出巨大代價,卻無法促使北京改進其專斷行為。過去一年來中國在美國、台海、南海引起的問題不僅沒有改善,甚至還有惡化的趨勢。

11月9日,國防部偵獲中共搭載衛星的長征運載火箭飛經台灣上空;8至9日中共航空母艦山東號沿台海中線以西,由南向北航行。

(更多相關新聞:以色列慘痛經驗教給台灣的一課:對敵方軍事行動「習以為常」是大忌

蓋拉格等人的十點訴求聚焦印太區域,除了保護美國公民及資產,也包含支持台灣、香港、新疆和菲律賓的內容。

十大訴求支持台灣、香港、新疆和菲律賓

他們要求釋放所有美國人質事務特使(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 for Hostage Affairs)辦公室認定為不當拘留美國公民,立即准許所有被限制出境的美國公民離開中國。

對防堵強效類鴉片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的原料建立客戶身分查核(Know Your Customer)制度。

停止對美國的海空資產進行任何「逼車」和不安全的攔截行為,同時不再在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騷擾菲律賓海軍補給船

釋放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以及47名支持民主的倡議人士,並撤銷所有控訴他們的罪名。

釋放美國非政府組織「維吾爾運動」(Campaign For Uyghurs)創辦人茹仙‧阿巴斯(Rushan Abbas)的3名家屬,以及停止新疆強迫勞動一環的「相互配對協助計畫」。

解除美國宗教自由委員會(U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主席特克爾(Nury Turkel)的母親阿依夏木‧馬木提(Ayshem Mamut)離開中國的禁令。

拜登促進美中互動被批是「殭屍交流」

蓋拉格等人強調,北京要展現善意,至少該做到他們提出的十點訴求。而如果習近平無法實現承諾,拜登政府「應該停止追求這種『殭屍式交流』,採取更堅定的立場以捍衛美國利益及價值。」

蓋拉格這封信一共提及「殭屍」兩次,都是在形容拜登的美中交流。

「你的政府依然維持和中國合作、競爭並進的立場。」蓋拉格表示,「然而競爭顯然已經被推進缺乏目標、猶如殭屍的互動所犧牲。」

對於拜登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出口及投資限制,蓋拉格等人表達全力支持,但華府在人權方面的表現令他們感到不滿。

這點形成一個有趣的對比,畢竟傳統上民主黨才是那個常打「人權牌」的政黨,相形之下共和黨比較給人利益導向的印象。

他們指出,美國超過兩年沒有因破壞香港自治權制裁任何一名中港官員,近兩年沒有把任何實體加入財政部「中國軍工企業名單」(Non-SDN Chinese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 List),也沒有為新疆種族滅絕制裁任何一名中國官員。此外,和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期相比,商務部實體清單(Entity List)上的中國企業數量甚至變少了。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