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12月2日報導指出,針對全球負債最高的建商中國恆大集團清盤案再次被香港法院推遲,因為該公司的律師辯稱沒有債權人「積極尋求」其清算,香港高等法院法官陳靜芬接受這一觀點,下次聽證會定於2024年1月29日舉行。
恆大集團再續命約2個月的時間,喜訊傳來,香港上市的股價聞訊大漲13.45%至0.27港元。
但是這家開發商負債高達6442億元人民幣(約2.8兆元台幣),依然無解,加上近期深圳二手房成交價慘跌逾65%,上海房價大跌逾30%,都促使中國房市危機加深。
深圳「蛋白區」二手房價狂跌70%
中國房產專家嘲諷,深圳有些「蛋黃區」房價跌30%,在跌幅約70%的「蛋白區」中古屋成交價面前,簡直是「抗跌的大哥」。
債權人向香港法院要求對恆大集團進行清算,纏訟持續約18個月。中國開發商恆大集團必須讓法官相信該公司有具體的債務重整計畫,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意味清算破產,導致恆大營運更加混亂,進一步削弱房市的情緒。
陳靜芬指示恆大集團在下次聽證會前7天向各方通報重組計畫的細節。陳法官10月30日的上一次法庭聽證會上批准了休庭,但表示這將是「最後一次」聽證會,因為訴訟程序已經進行一年多。
在10月的聽證會上,法官陳靜芬表示恆大需要在下次聽證會之前拿出一個「具體」計劃,否則面臨清算。但是今天(12月4日)這位法官又允許聆訊押後,這是海外債權人Top Shine Global在2022年6月向恆大提交清盤申請以來的第6次延期。
知情人士透,在法庭聽證會之前,出現最新轉折,一群海外債權人要求獲得開發商恆大及其兩家香港上市子公司的控股權。
海外債權人要求以債務換取恆大控股權
這個臨時債券持有人團體表示,恆大海外債券190億美元當中,該團體持有60多億美元,他們希望將債券換成恆大的控股權。早前,恆大宣布擬出售母公司17.8%的股份,以及恆大物業、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各30%的股份。
同時,恆大集團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根據上周四向香港證交所提交的文件,恆大地產的核心境內子公司-恆大地產集團尚未償還債務3,013.6億元人民幣(424.4億美元),加上逾期未償還商業票據2,059.3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10月底,法院還受理恆大涉案金額3,000萬元以上的訴訟案件2,002件,涉案金額合計4,707.5億元。
從2021年底恆大開始違約,到2023年底瀕臨破產,為中國建商的一個縮影,建商長期飽受財務壓力,也導致許多建案陷入爛尾困境。
中國民營建商爆發倒閉潮,一般民眾購買預售屋的信心崩潰,使新屋中古屋的房價都大跌,讓中國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破滅,一線城市深圳房價今年平均慘跌逾65%,上海房價下挫逾30%。
房地產業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0%,該產業長期低迷為整個經濟和社會蒙上巨大的陰影,未來還會繼續下滑。
深圳新成屋售價跳水大砍4成
《日經亞洲評論》12月2日報導指出,「房價上漲的神話已經徹底破滅,沒有人會以目前的價格買房。」廣州的房仲黃莉(化名)表示。
惠州市緊鄰的深圳有許多資訊科技公司。11月初,一位潛在買家來看新成屋時,現場一名代銷低聲說道:「我們折讓25%,以每平方公尺12,000 元人民幣(1,698 美元)賣掉一戶,但是現在我們會偷偷降到11000元人民幣(下同)。
新成屋售價進一步砍至每平方公尺1萬多元,比掛牌價便宜40%。 即使大幅降價,代銷房仲如果能夠賣掉新成屋,也可以緩解眼前的現金流問題。
但地方政府正在限制代銷業者降價的自由,因為土地屬於中國政府,地方政府只是將土地使用權標售給建商,這是寶貴的收入來源,新建案降價,會造成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短少。
由於買家很少,而且降價幅度受到限制,新建案跟預售屋將進一步下降,今年1-10月新開工預售餘屋年增20%,市場扭曲成本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