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的光 照亮纖維工藝創作之路

工藝

在光的帶領下,循著亮光,探索創作的靈光,感受工藝之美,並突破既定框架的思維。臺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展出的「引路光之纖維展」,將「光」與「纖維」兩者看似無關的元素揉合,策展人朱玲瑢將8位創作者的作品巧妙安排,昏暗的展間裡,一條由光所引領的路,曖曖呈現在觀賞者的眼前。

從元宵燈籠發想

作品「反光途徑」黃文英創作-是反光系列的提花梭織創作。

朱玲瑢生於臺中,在廣告創意業界擁有豐富的資歷,現在也擔任導演,並經營位在南區的醃蘿蔔私宅展覽所。擁有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展的經驗,這次在因緣際會下,承接下臺中纖維工藝博物館的策展工作。她分享這次展覽的緣由:「展期跨越元宵節,因此館方希望展覽以『光』帶入相關主題,除了檢視館藏,也爬梳與光有關的纖維作品,並從提著自己手作燈籠的兒時記憶為發想,策劃了這場展覽。」

「纖維藝術在臺灣的關注度較低,且大眾印象多以天然材料為主。因此這次展覽有項重點,就是希望透過光,打開大家的視野,讓更多人進入纖維創作領域,增加作品的多樣性。」朱玲瑢表示,國外的纖維工藝對於當代藝術與媒材的擴充性接受度都更高,其中工業化材料更已被視為「第二自然」。

館方特別於元宵節安排夜間導覽。

呈現工藝多樣性

這次的展覽過程中朱玲瑢感受到民眾的用心體會、館方的親力親為,以及志工的熱情,「大里人口多,其實極具發展潛力,纖維館固定前往看展的民眾多,因此這次展覽我們鼓勵大家即使是抽象的作品,也試著直接去感受它。」她舉例,吳佩珊的〈迷/彩〉結合AI討論,以LED燈與電路呈現的作品;楊偉林的〈大眠〉則透過符號,闡述死亡感受的作品,皆屬於較抽象的創作。

策展人朱玲瑢期待展覽開創民眾對於纖維工藝的視野。

還有一件作品在策展過程讓朱玲瑢印象深刻,黃文英〈反光途徑〉是一件地面上的作品,她堅持創作者原本就希望民眾踏上作品去體驗的設定,因此在現場提供腳套。展出後民眾皆相當遵守規矩,在作品上使用手電筒探索隱藏在表面的反光材質,達到「引路」的效果。

「創作的過程時常是迷惘的、探索的狀態,因此可以把別人甚至自己的作品視為手上的燈火,它將成為引路的燈火,讓創作者不再迷惘,也照亮觀者的視野。」這場展覽將成為臺灣纖維工藝的發展之路上,一盞引路的光。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