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報導,中國透過減少存款銀行的吸引力,來提振經濟成長,其中很大一部分存款流入債券和理財產品。
4月份,中國的存款總額大減3.9兆元人民幣(5380億美元),即減少1.3%,原因是投資人在其他地方尋求更高的報酬,而且有些公司以優惠存款利率吸引存款存入銀行,已經受到決策官員的打擊,中國前幾大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下挫至歷史新低,只有1.45%,比台灣還低。
中國1年期定存比台灣低
資金湧入高收益資產,這顯示中國決策官員提振風險偏好的努力開始取得成果,但是這些資金尚未轉化為刺激消費者支出或股票投資。
中信證券駐北京首席經濟學家明明(Ming Ming、音譯)表示,「包括套利借貸結束在內,多重因素極大推動銀行存款的重新配置,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存戶正在提取儲蓄來消費和投資,這是決策官員很高興看到的現象。」
中信證券分析,4月份理財商品餘額增加2.95兆元,其中固定收益資產漲幅最大。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4月份追蹤中國債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吸引4.28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為去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中國第一批特別公債的散護需求旺盛,帶動這批公債本周首次發行價格大漲25%,觸動交易暫停機制。與此同時,一年期公債殖利率已跌至2020年中期以來最低點。
還有跡象表明,至少部分提領的存款已經進入股市,特別是被認為更安全、派息較高的銀行股。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利指數今年來上漲16%,4月份一度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水準。
到5月23日收盤為止,中國4大國銀A股今年來上揚,中國農業銀行今年來上揚20.5%,中國工商銀行今年來上漲14.4%,中國銀行上漲12.5%,建設銀行上漲8.7%。
存款流入穩定配息的銀行股
中國債券和股市連續幾個月上漲,投資人看好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央行)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及一連串政府支持措施將有助於支持經濟復甦。但是民眾仍擔憂經濟前景不確定,這意味說,投資人更偏愛穩定配發股息的公司股票,而不是成長型股票。
今年4月份,決策官員禁止銀行業向企業提供優惠存款利率,從而結束它們在其他地方以較低利率借錢,透過套利獲得無風險回報的做法。同時,為了讓人們消費,政府與國有銀行合作壓低儲蓄率。
中國央行數據顯示,4月份存款總額減少3.9兆元人民幣(下同),其中1.9兆元是家庭提款。
北京城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Chen Yicong表示,「存款資金轉向理財產品是近期市場最大的變化。主要購買政府債券、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債務和存款證等固定收益產品」。
不過,Chen Yicong指出,這種購債行為不可能持久的,因為它最終會將收益率壓得太低。「更大的趨勢是,更廣泛的資金來源是買進發放股息的股票,尋求風險資產的避風港,這一趨勢才能持續下去,即使他們還沒有購買風險較高的股票。」他接著說明。
中國散戶大軍的財富縮水
資金流入債券市場,將有助於北京和中國企業為投資項目提供資金,緩解銀行發放貸款的壓力,但這也是家庭信心不足的跡象。
中國股市多年下跌,以及房價崩盤,已經侵蝕中國散戶大軍的財富,並削弱他們冒險犯難的精神。
「這反映出民眾對經濟和收入前景普遍信心不足,因此他們會挑選各種資產類別,追求更高的回報,甚至只是微薄的利潤,而不是刺激消費,而這正是當局真正想要的情況。」北京投資銀行Chanson & Co董事Shen Meng。
Shen Meng預計這種情況在不久的將來會持續下去,但是如果資本市場的上漲不能持續,投資人可能會再次將資金轉回銀行存款。
其他人也認為這種新動態至少還會持續幾個月。
澳盛銀行的中國策略師邢兆鵬(Xing Zhaopeng)表示,「未來幾個月,存款提取的增加趨勢將持續,貸款的增長將下降,因為當局希望利用閒置現金來支付貸款。所以,監管機關也會反對大量資金用於政府公債的投機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