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紅燈?是夏季供電或是經濟部長李世光的位子

夏季用電

26日中午,合庫網路銀行及ATM大當機,一度被笑稱是台電尖峰用電大停電所致,合庫與台電互推責任,指稱是對方系統故障。不管合庫大當機理由為何,根據台電資料,近日中午時刻的尖峰用電屢創紀錄,台電也表示目前歷史用電量前10名都是在近2年內創下,呼籲民眾節約用電,度過用電高峰。

今年用電量最高都在7月

經濟部雖然於5月下旬通過「夏月節電大作戰」計畫,提出「酷涼分享」計畫,希望藉由民眾夏季集中到賣場、圖書館、文化中心等公共場所活動,如果民眾到「酷涼分享」合作地點打卡,可以有相關優惠,同時也針對工業、服務業、住宅與公家機關提出尖峰節電措施,不過經濟部計畫似乎沒有奏效,在連續8日超過34度的狀況下,24日一度出現警示紅燈。

截至26日為止,今年用電量前5名都落在7月,分別是25日3621.3萬瓩,24日3614.8萬瓩、21日3614.6萬瓩、7月18日3610.7萬瓩、7月19日3604.6萬瓩。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佳緯曾經公布2016年夏月尖峰分析結果,產業用電雖然用電量大,但事實上在夏季尖峰時段,住商用戶在夏月午間的空調使用佔了尖峰負載的一半。

李世光部長大位亮紅燈

夏季本來就是用電高峰,不過除了今年用電量最高記錄落在7月之外,25日下午1點達到最高用電量3621.3萬瓩,比起去年7月28日創下的最高記錄3619.9萬瓩還高,正式刷新歷史紀錄,備轉容量也只剩下3.93%,而目前用電量排名第三名也在不久之前,正是7月24日。根據未來一週的預估,除了週末之外,備載容量都在5%上下,在警示燈號上呈現橙燈。

電力警戒將衝擊民生與產業,15年前台電無預警宣布限電,導致時任台電董事長的林文淵請辭下台。最近內閣人事更迭傳言滿天飛,經濟部長李世光始終在名單上,早在夏月尚未來臨時,李世光就曾經公開承諾,「今夏電力不亮紅燈」,不過在24日下午,剛好在尖峰用電時刻,台電官網突然掛掉,看不到警示燈號,外界猜測可能是出現紅燈,之所以無法顯示主要是為了保住李世光的官位。

快速重起核電緊急上場奧援

連日高溫的狀況下,23日凌晨,核三廠2號機因為反應爐冷卻水迴路發生問題,而依安全設計自動急停。23日還是週末時間,少了都會區辦公大樓的尖峰用電,不過24日上班日緊接在即,核三廠2號機可以提供60萬瓩的電量,若無運轉,恐怕無法應付7月底的高溫。

當時,24日用電量成為7月最高紀錄,而原能會也恰好在24日晚間同意機組起動,配合水力發電130萬瓩、太陽光電60萬瓩、汽電共生110萬瓩發電能量,終得應付25日的用電量,否則在25日備轉容量142.5萬瓩的狀況下,若少了核三廠2號機的60萬瓩,將使備轉容量降到90萬以下,將會呈現紅燈。

除了開源之外更要節流

目前三座核電廠6個機組當中,有3個機組完全運轉,核一廠完全停擺,核二廠1號機則在之前的燃料池改裝爭議下強行通關,核三廠的2個機組則在24日之後完全運轉。不過核一、二、三廠都已經服役近40年,已經是老機組,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曾表示,「這幾個機組都是老舊、而且經常出狀況的機組,在2025年全面停止運轉之前,台電和原能會應該詳細交代哪些機組是堪用的,而不是想說2025年才非核家園,在這之前就可以盡量的用。」

經濟部的「夏月節電大作戰」計畫在一公布之後,就因為「酷涼地圖」叫大家去百貨公司吹冷氣,出師未捷,引來罵名。當時環團就批評今年的節約措施啟動太晚,而且地方政府的角色不見了。趙佳緯當時表示,抑制尖峰計劃應分析各縣市住商機關部門,在夏月用電增長貢獻度,掌握關鍵尖峰用電熱點,對症下藥進行輔導。

除了依賴核電度過限電危機之外,經濟部要思考的恐怕是如果讓「夏季節電」執行的更為徹底,在開源之外更要節流,否則內閣人事更動理由將可能再添一筆。

back to top
navbar logo